“懂事”教育可以有但不是教育的全部 来源:中山日报 2018-02-05 第 8421 期 A7版 发布日期:2018年2月5日
|
||
应该说,孩子“懂事”、“听话”,无论是做家长还是老师,都会眉开眼笑。对于“熊孩子”,多数家长只会头痛,绝无快乐可言。及至有些“熊孩子”太“熊了”——如不听从教育、成绩不理想或叛逆等,就会被施以“藤条焖猪肉”。 只注重孩子的“懂事”,从小对孩子最大的要求就是“听话”是我们家长一贯做法。家长眼中,听话就是好孩子。于是,现实中有些孩子遭到教师体罚是不敢告诉家长的,因为家长第一反应是你不听话才会被老师体罚的;也就有孩子遭老师性侵也不敢告诉家长,担心家长不找老师反而怪自己不听话!在这些语境中,孩子唯有逆来顺受。这样的孩子,只会失去天性,失去自防能力。 “懂事”教育可以有,但这不是教育的全部。当下,家长更应该学习新型的家教知识,才能适合新形势的需要,而不能一味“想当然”。 其实,家长们需知,并非自己的孩子就是自己做主,“以暴制暴”的教育方法不仅伤害孩子自尊心,更令孩子起叛逆之心,甚至走上极端。家长要明白,教育孩子不仅是学校的事,家长也应该支持配合,专业化、科学的教育方法和教育经验,是需要不断学习的。更重要的是,要使全天下的父母都愿意做孩子的成长伙伴和好朋友,认真倾听孩子心灵和身体发展过程中的每一个声音,认真关注,悉心解决,孩子就能得到良好的精神熏陶和良好人格。 总而言之,有了法律约束,学习家教知识不再是可有可无的 “家务事”,而成了生活的“必修课”,教育孩子也不再是传统的“棍棒教育”甚至是“惩罚裸站”了,而是“动之以情,晓之以理”。通过强化家教知识的学习,让大多数家长纠正自以为是的家长作风、粗鲁武断的决策惯性、急功近利的分数崇拜,以及不懂尊重、缺乏情感关注的粗心大意,使之成为学习型、反思型家长,呈现出良好的教育效果,让孩子阳光起来、自信起来。 三乡镇大布小学 梁家毅 ![]() |
||
|
||
【收藏本文】【打印本页】【关闭窗口】 |
中山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中山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山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中山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山网联系。 联系人:陈小姐(电话:0760-8823827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