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教频道
三尺讲台育桃李 一颗丹心立师德
我市50名教师近日获评中山市2022年度师德标兵
发布时间:2022-11-01 来源:中山日报

用爱心真情呵护学生,悉心指导年轻老师,义无反顾远赴他乡支教……近日,中山市教育和体育局公布2022年市优秀教师评选结果,50名教师获得年度师德标兵称号,他们既有名声在外的教学“能力者”,也有默默无闻扎根基层的“奉献者”,各自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成绩。

磨练能力守育人初心

26年前,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的钟芳来到中山市第一中学成为一名人民教师。在教学中,钟芳勤于思考,对自己的中学化学教学方式方法不断反思总结,并积极参加各种教学比赛,曾获市说课、微课、精品课程评选一等奖。撰写相关专业论文和教学专题多篇发表于核心期刊上。多次被聘为市中小学新教师客座讲师,承担中山市新教师示范课和观摩研讨活动。她锐意改革创新,精益求精,曾获“南粤优秀教师”称号。

钟芳对待学生如春风般温暖,她说:“我相信正面管教的力量,教育就是‘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的过程。”她平时特别注重对学生个性特点的保护与培养,因材施教,注重启发式教学。担任班主任多年,教学成绩突出,被中山一中评为“功勋班主任”,培养出了一批批优秀学生。

中山市体育运动学校跳水队教练张秀荣是一位名副其实的“冠军妈妈”,在她的带领下,中山体校跳水队多次在广东省运动会上取得优异成绩,向省队、国家队输送运动员十五人,其中林珊、陈艺文等人多次代表国家队参加世锦赛、世界杯等比赛,并荣获世界冠军。

工作42年的张秀荣如今已是国家级跳水教练,因为技术过硬,能力出众,她还担起学校跳水训练组组长的重任,不仅是跳水队员们的“跳水教练”,还是学生们的“人生导师”,更同时兼顾着跳水项目传帮带青年教练的任务。

“从训练到学习,从生活到做人,张秀荣数十年如一日地陪伴、见证着队员的成长与成功。每次比赛,她总是起得最早,陪队员做准备活动,带队员去训练,一整天待在赛场。”身边的同事眼中,张秀荣已成为工作中看齐的目标与榜样。

用爱心浇灌花朵

她爱学生如子,始终把自己定位为“慈母、朋友”的角色,她就是东升高级中学教师赵金丽。

赵金丽奋斗在教学一线26年,担任班主任工作14年,无时无刻不把学生装在心里。她有一个坚持多年的习惯,不管刮风还是下雨,每天早上7点前一定到达教室,陪伴辅导学生新一天的学习。晚上无论是否有晚自习任务,她都会坚持在教室,陪伴学生一起学习,为学生们答疑解惑。

在疫情期间,很多孩子周末回不了家,赵金丽就义不容辞地担负起了“家长”的角色,对留校的孩子关怀备至,时刻给予孩子们关注与关爱,她的爱温暖着孩子们的心,她也成为了学生眼中最值得信任和爱戴的“老师妈妈”。

面对经常旷课、打架、抽烟的顽劣学生怎么办?神湾中学从教22年的老师华彦琳用爱心、耐心帮助学生回归了学业,赢得了自己的未来。“孩子顽皮的背后一定是有原因的。”学生小德就曾是这样一位“问题”学生,在了解到孩子从小父母离异,缺少家庭温暖后,华彦琳决定给这个孩子更多的关爱。她让班干部与小德做朋友,自己也经常以朋友的身份接近小德,多发现他的闪光点并及时表扬……经过长时间的陪伴与关心,曾经的“野马”少年终于在老师与同学的爱心帮扶下有了明显的改变,还在校运会上夺得“三个冠军”,为班级的总分第一名立下了汗马功劳。“走近学生,走进家庭,老师只有用无私的真爱,才能打动每一个青春少年驿动的心。”华彦琳说。

大爱无私呵护“后浪”

板芙小学教师冯杏芳明年就要退休了,但她丝毫没有懈怠,一如既往地坚持带好每一个学生,帮助每一位有需要的年轻老师。“冯老师不仅自己教学成绩突出,还十分关心身边同事,特别是年轻教师的成长。在听年轻教师讲课时,她总是记录满满的几张纸,写好详细的评课稿,对上课老师的优点及不足一一评点,并且给出中肯的建议。”曾得到过冯杏芳帮助的李老师感动地说。

每位新老师都要经历成长与蜕变,成长之路上有这样一位倾嚢相授的“前浪”,对于奋起直追的“后浪”是一件幸福的事。冯杏芳三十年如一日地默默坚守在教学一线,曾获得2008年“感动中山的人民教师”称号。

中山二中教师陈瑞棠,自大学毕业后便一直在镇街学校工作,她数十年如一日,勤恳认真、任劳任怨、乐于奉献。在同事眼中她始终是那个“待人谦和,总是先考虑别人再考虑自己”的贴心人。由于高考改革导致地理老师结构性缺少,陈瑞棠二话不说长期超课时任教,还经常主动为因病因孕请假老师代课。在她的帮扶下,先后有近十位青年教师已成为中山市教育系统中高中地理教育领域有一定影响力的教师,中山二中地理科组在市教学质量评价中多次荣获一等奖,陈瑞棠不仅被评为“优秀科组长”,中山二中地理科组更被评为广东省先进科组。

因所带班级学风好、班风优,高考成绩突出,陈瑞棠先后被评为广东省优秀地理教师、市教学质量评价先进教师、市优秀教师、中山市骨干教师、镇优秀班主任等。

50位师德标兵,用自己的青春和汗水谱写着中山教育事业的新篇章。

记者 闫莹莹 通讯员 杨志琴

◆编辑:龙慧◆二审:郑沛锋◆三审:周亚平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中山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山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中山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山网联系。
联系人:陈小姐(电话:0760-8823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