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教频道
中山市首届民间工艺美术展览等你来打卡
发布时间:2023-02-17 来源:文艺中山、中山日报、中山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中山波记家具

古有文人寄情雅玩,隽物凝思

今有文化传承,国风复兴

中山市首届民间工艺美术展览

开幕啦!

花灯、木雕、陶艺、刺绣……

即日起至2月23日等你来打卡!

1.png

128件精品力作反映本土人文风貌

2月13日,在沙溪镇波记红木文化博览馆内,第七届岭南民俗文化节系列活动之中山首届民间工艺美术展览拉开帷幕,共128件出自中山民间艺人之手的精品力作集中亮相,展陈作品涵盖扎作、剪纸、刺绣、木雕、陶瓷等多种艺术门类,以不同形式展现出香山文化魅力及民间生活之美。

222.jpg

造型各异、色彩鲜亮的小榄花灯,威武高大、栩栩如生的起湾金龙扎作,精致典雅、华美大气的红木雕刻,还有以美丽中山为创作题材的“中山十景”系列青花瓷......走进展厅,形式多样的各类民间艺术品映入眼帘。一件件独具匠心的民间工艺作品,蕴藏着手作的温度与生命力,或坚守传统,或锐意革新,在表现创作者高超技艺和深远立意的同时,也彰显了中山民间工艺的丰富与精美。

33.jpg

44.jpg

为进一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我市优秀民间工艺的保护和传承,广东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与中山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携手主办第七届岭南民俗文化节系列活动之中山市首届民间工艺美术展览。经过近2个月时间的组织发动,本次展览共征集到来自全市32位民间艺术家的128件作品,其中既有老民间工艺人的扛鼎之作,也有新人新作,共同反映出本土人文风貌。

该展览吸引了不少市民参观。今年72岁的市民唐先生在展品前驻足欣赏,不时拿出手机拍照留念。“这个展览荟萃了中山的民俗非遗精华,也唤起了我不少童年记忆。这些好的、珍贵的传统文化,都应该好好传承下去。”唐先生说。

“匠心”赋能中山非遗传承

“希望通过这个平台带动起群众和艺术家的交流,碰撞出更多新的火花。”参展艺术家、广东省非遗传承人、小榄陶艺大师何湛泉在泥与火之间摸爬滚打了43年,一直坚持沿用清代旧石湾的传统工艺,用古老的木柴龙窑烧制陶瓷,做到新品有旧味。一件件栩栩如生、神韵独具的人物泥塑从他手中“破土而出”。他说,岭南传统建筑陶塑瓦脊制作讲究“泥、釉、火、艺”的巧妙结合,工序复杂繁琐。要将一堆本来毫无生气的泥巴,经过双手的修饰后赋予其生命力和灵魂,需要对每个细节深入考究,了解不同时期人物的神情举止、服饰特点,也需要沉下心来精雕细琢。“我们民间艺术有一套自成的体系,手艺人得认真钻研个中的学问,才能将整件作品演绎得出彩。”

55.jpg

从上世纪80年代起,何湛泉先后承接了珠三角、港澳等地区40多项古建筑的陶塑瓦脊修复和新造工程。他希望用自己的绵力让这门技艺为更多人所知,触动更多人的心弦。

广东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粤绣(小榄刺绣)”市级代表性传承人陈逸芸,带来了她曾荣获“金牡丹杯”文化创意大赛金奖的花鸟动物绣品《晨曦》参展。在这幅惟妙惟肖的作品中,晨曦下的鹦鹉鸣得正欢。鹦鹉的羽毛轻盈飘逸,用线细如发丝,分层施色,让不少参观的市民叹为观止。在继承发扬小榄刺绣传统技法的基础上,年近七旬的陈逸芸仍不断学习创新,将粤绣、苏绣、法绣等技艺灵活应用于绣品当中。“我觉得小榄刺绣的生命力很顽强,相信在未来,它一定能迎来新生,绽放出更多可能性。”陈逸芸表示,她还在中山职业技术学院小榄学院、小榄镇永宁中心小学和小榄广源学校开设刺绣工艺课程,致力向更多人展示小榄刺绣的魅力,让传统刺绣焕发年轻活力。

让民艺之美涵养更多人的生活

“文化就像一个人的眉毛,没它也能活,有它会更好看。一座城市一定要回望自己的文化,并从传统的文化中找到最精华的部分传承下去。”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学著名学者苑利观展后表示,一般情况下,一个地方的经济发展了,会不断地“向前看”。而中山给他的感觉恰恰相反——这座城市在发展的过程中特别重视自身的传统文化,在文化传承上有着独特的“中山模式”。

苑利认为,本次展览可以说是中山民间艺术的大展厅。“在这里我们看到了中山民间艺术种类多样、形式丰富,是中山人民生存发展的重要见证,也是传统与当代之间血脉传承的精神纽带。”他表示,在浓墨重彩书写文化兴城大文章时,中山应该要有更多类似的展览,呼吁起更多人对传统民间艺术的保护、传承与创新,让民艺之美更好地涵养人民的生活。

该展览一直持续到2月23日,感兴趣的市民可前往免费观展,近距离感受中山民间工艺精彩绝伦的魅力。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中山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山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中山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山网联系。
联系人:陈小姐(电话:0760-8823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