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教频道
千里支教绽放“她力量” 三尺讲台书写“山海情”
我市目前有46名女教师奋斗在支教一线,三八妇女节到来之际,我们通过5位老师的经历了解这个支教群体
发布时间:2023-03-07 来源:中山日报


   工作中的赫海燕。


   让孩子们享受更好的教育资源是郑新的心愿。


   石君华(中)与其他老师一起交流教学经验。


   何莹洁领着孩子们沉浸在音乐世界。


   冯淑荣着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和老师“结对子”进行传帮带。

2022年下半年以来,中山市教育和体育局共选派111名教师外出开展为期一年及以上的长期支教工作,其中奔赴西藏林芝、贵州六盘水、广东潮州、广东惠州分别为5名、13名、47名和46名。在这111名支教教师中,有46人为女教师,她们传帮扶之情,承支教之美,在受援地为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挥洒青春热血、贡献智慧力量,成为乡村振兴伟大征程中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在三八妇女节来临之际, 中山日报从46位女支教教师中选取了5位代表,讲述她们的支教经历、帮扶故事和感人瞬间,藉此向奋战在教育一线的广大女性致以崇高的敬意。

赫海燕:成全自己温暖他人

●小榄中学英语教师,23年教龄。广东省第十批援藏工作队女工委员,现在林芝市八一中学担任英语教师。

去年8月5日,赫海燕暂别亲朋好友,踏上了到西藏林芝支教的三年之旅。用赫海燕自己的话来表述,就是“我在职业生涯走入最后10年的关口,打破了自己的舒适圈,让自己的从教生涯多一点点分量和价值”。赫海燕身体力行,想用自己的光温暖别人,同时照亮自己。

初到林芝,赫海燕就遇到了不少困难:气候干燥导致皮肤不适,强烈的高原反应令她时不时眩晕,而饮食起居等方面的改变也让她心理与生理不得不面临“挑战”。为了适应新工作环境,她迅速调整身心状态,积极坚韧地迎接新“变化”。当时,正是疫情“停课不停学,防疫不放学”的网课阶段。她到岗就“上岗”——作为一名很有经验的班主任,她在数不清的信息电话、活动调查和备课讲课中忙而不乱地开启了西藏支教的工作模式。

在赫海燕的英语课堂上,有一位叫作索郞的女生,上课时要么说闲话,要么爱画画。有次上课,索郞因为和同学闲聊赫海燕的鞋子漂亮,导致无法课堂提问。赫海燕没有生气,相反她利用索郞爱画画的个性,让她在同学们读完两遍课文的时间内画完自己的鞋子。此后,索郞在赫海燕不按常规套路的“教育”下,爱上了英语课。有一天,索郞给赫海燕塞了一张纸条,上面用英文写着:“你如微风拂面,独一无二。”

为了帮助当地学生,赫海燕尽快熟悉了西藏的义务教育英语新课标和新教材,并带领备课组积极开展教研学工作。她一边抓好课堂教学,一边组织英语书法比赛和录制英语精品课。她兢兢业业地工作得到学生的喜欢和支持,班上一位叫作涛的男生,每天早上跑前跑后,大声小声督促同学们认真早读,不能让赫老师一大早就生气。

赫海燕告诉记者,选择来西藏支教,是她的一份情怀。她会不辜负这次援藏经历,成全自己也温暖他人。

郑新:让东西部的孩子都能享受优质的教育

●阜沙中学校长,31年教龄。2022年,她申请到六盘水市支教一年。目前,在六盘水市二十三中从事教学工作,担任该校清北35班的语文教学工作。

2022年,因东西部协作帮扶计划,我市继续对口帮扶贵州省六盘水市。虽然还有三年便退休,但郑新仍决定前往西部送教。这年9月,她带上厚毛衣和羽绒服,奔赴海拔1700米的贵州省六盘水市水城区,成了二十三中清北35班的语文教师。

接手班级后,她发现学生们普遍存在阅读量小、不敢表达,导致作文水平偏低的特点。因此,提升文学美感体验、拓展学生阅读习惯,跟进时事、打开眼界和格局,形成表达自信成为郑新的教学重点。郑新从词语积累开始,要求学生每天学习两个成语,每周写一篇观察周记,每周两节去图书馆上阅读课,每月举行一次阅读分享会。在教学过程中,还穿插不定期的课本剧表演……很快,学生们就适应了郑新的教学节奏,并慢慢找到学习语文的乐趣。一个叫魏三雯的男孩,语文从来就没考及格过,因为郑新在课堂上多次表扬他的周记,肯定他的发言,让他对语文学习树立了信心,成绩也慢慢地提升上来了。

在教学之余,郑新开始着手摸底调研工作——学校建校仅仅八年,教学队伍年轻。郑新决定根据教师队伍年轻化、求知欲强、上进心强的特点,设法增强教学经验交流频次;通过教学的核心作用,带动教师教研活动,培养一批骨干教师,以通过教学互动评比鼓励差异化交流,带动全体教师的教学积极性。于是,原定每周一开展的各学科教务例会一改面貌,变身为《我的得意之作》教学课程展示,进入二轮审查,形成小组记录,教师按学科均要参与到小组点评中去,实现经验交流和互动,从而实现教研水平的完善。

郑新对记者说:“东西部协作需要老师之间多交流教学思路、教学方法,在碰撞中产生思想火花,让东西部的孩子都能享受优质的教育。”

石君华:支教是一笔珍贵的财富

●小榄华侨中学英语教师,24年教龄。2022-2023参与中山-潮州“全口径、全方位、融入式”结对帮扶基础教育工作,现在潮州市潮安区凤塘镇凤和中学支教,担任初三毕业班的英语教学工作。

“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石君华用德国哲学家的名言来开启支教生活的话题。

刚到凤和中学支教初三时,她发现班上的学生口语水平很低,学生几乎不开口,而且完全听不懂课堂用语。为了帮助孩子们提高英语水平,她制定了教学策略,调整了课堂教学方式。她采用全英文授课,虽然刚开始的一两周学生懵懵懂懂,但是现在90%的学生已适应了全英课堂。她教学生唱英文课,鼓励学生用英文录制庆祝“教师节”视频送祝福表感恩。学生沿用逐个记忆字母的旧方法背单词,效果极差,石君华就教给学生新的记忆单词的方法,让学生轻松记牢单词。看到学生书写英语的情况不理想时,她自费给每个学生买了一本衡水体字帖,鼓励学生向高标准英语书写水平看齐。此后还组织了衡水体书写比赛,并自掏腰包颁发比赛的奖品。

石君华在想方设法提高学生英语水平的同时,还通过英语的综合能力运用、学法的指导,培养学生自信奋进的品德,勇往直前的精神。她给学生观看纪中高考百日誓师大会、“我在大学等你”的助力高考视频,利用网络带领学生“云游”了我国30多个知名大学。她还送给学生国内外知名大学校训的书签,鼓励学生努力学习,凭实力亲自去看精彩的大千世界。学生们喜欢石君华这样的英语教师,因为石老师让他们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变化——更容易学英语、更有兴趣学英语。

石君华的英语教学方式“惊动”了学校的其他英语教师。从第三周开始,就有老师来观摩她的课堂教学。此后,课堂观摩的教师队伍不断壮大,从一个老师到两个老师,从本校的老师到镇里面兄弟学校的老师,从凤塘镇的老师到外镇的老师……就这样,石君华在支教之地开启了她毫无保留的“传帮带”工作。对此,石君华说,支教不失为人生中一种难得的体验和一笔珍贵的财富,“如果有下次,我依然会选择来支教。”

何莹洁:将灵动的音乐种子植入孩子们心中

●东区竹苑小学音乐教师,教龄28年。2022年8月,她主动请缨奔赴惠州,到龙门县麻榨镇中心小学支教。

初到龙门麻榨,何莹洁被竹林叠翠、绿水流觞的风景迷住,也被淳朴的民风吸引。她快速适应新环境、熟悉学校情况,积极热情融入新集体,全身心投入到新岗位中履职尽责。

麻榨镇中心小学的孩子们缺乏系统的音乐理论知识与音乐素养的熏陶。为了改变这种现状,何莹洁尝试把奥尔夫教学法的节奏游戏、达尔克罗兹教学法的体态律动、柯达伊教学法的手势练习、内心听觉、字母谱等内容有机融入乡村音乐教学中,让教学内容回归音乐本体,也让音乐课充满快乐。每次上课前,她早早来到音乐室布置上课环境,精心设计音乐游戏。她以兴趣为抓手,建立了“班级音乐学习奖励机制”。在她的努力下,学生们爱上了音乐课,每次上课都早早地来到音乐室,想快一步感受音乐课的“秘密”。学生们经常在音乐课前充满期待地追问她:“老师,今天我们又玩什么音乐游戏?今天我们听什么音乐……”

“音乐应该属于每个人”,何莹洁践行着这样的教育信条,从未改变。她所教的三(1)班,有位叫小月的学生,因为坐着轮椅,行动不便,不参加班集体离开课室的活动。何莹洁发现这个情况后,轻轻走到小月面前,拉着小月的手跟她聊了起来。她说:“小月,老师希望你能参加每一节音乐课,从今天开始,每节音乐课我都会带着你过去,你愿意吗?”小月害羞地微笑着,眼里流露出一丝惊讶,过了一会儿后开心地点点头说:“我愿意!”从那天起,三(1)班的音乐课,何莹洁总会提前将小月带到音乐室,让小月一次都没有落下音乐学习。

何莹洁告诉记者,她正在“深耕教学”,结合教材和当地学情,将环境、音乐、节拍、身体运动、表达等元素有机结合,将灵动的音乐种子植入孩子们的心中。

冯淑荣:支教让我挺有成就感

●三乡载德小学数学老师,教龄31年。2022年8月,她奔赴贵州省六盘水市六枝特区第十一小学支教,被聘该校副校长。

在六盘水市六枝特区第十一小学,有一道纤瘦的身影被全校师生惦记着:她就是支教的数学教师冯淑荣。在这个校园里,冯老师走过来,学生们就欢笑地迎面打招呼,而其他教师则跑过来,拉住她请教在数学课上如何讲透知识点。

回想刚到第十一小学时,冯淑荣感慨多多:该校处于城乡接合部,有2000多个学生,全校数学教师队伍虽有30多人,却大多是从音、体、美等学科转岗过来的,数学专业毕业的教师仅有5个。在数学教学方面,教师灌输式的教学方式现象比较严重,教学效率较低,过半教师没有掌握如何教——对数学授课讲不清、讲不透,甚至出现讲错内容的情况。最令冯淑荣难受的是,学校三年级以上的班级数学期末测试平均分不及格已成为常态。

如何改变这种局面?冯淑荣觉得身上的担子不轻。她一边琢磨着如何引导学生去学好数学提高成绩,一边思考着如何帮助教师提高教学艺术和教学水平。

冯淑荣决定先从自己的教学班入手。为了培养全班47个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学生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冯淑荣准备了奖励花存折、学习用品和小玩具等各种物品用于奖励学生。针对部分学生基础薄弱,又没有家长辅导监督的情况,她采用了课堂上重点关注、课下开展辅导相结合的办法。通过一个月的启发式教学和用心引导,冯淑荣所带的班级成绩从60多分提高到了90多分,成为全年级的“冠军”。

冯淑荣的教学方法以及教学效果获得第十一小学的高度认可。学校作出决定:让她“教”全校数学教师,引领全校数学师资团队快速成长。于是,冯淑荣成了全校数学教师的“传帮带”引路人。

冯淑荣从找材料备课、说课、评课、磨课各个环节入手,各个突破,用心打磨。为了锻炼“徒弟”们的上课能力,她索性组织了一次数学课教研大赛,让大家在筹备比赛的过程中提升授课水平。面对教师们不懂课堂艺术的情况,她和教师们“结对子”,彼此互相听对方讲课,帮助他们不断修正课堂教学中的不足。而“徒弟”听冯淑荣的示范课,从中汲取更多的课堂艺术养分,从模仿中得到更多榜样的力量。记者了解到,短短几个月下来,冯淑荣先后开展了三场以“转变教育观念”为主题的培训讲座。冯淑荣说,从“树立正确的教师观”,到“如何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再到“如何把握教材用好三本书”,学校老师逐渐被激发出教学热情,上课更加关注学生的主动学习和自主学习,学校数学学科教育质量显著提升。

如今,冯淑荣到六枝特区支教已半年有余,谈到支教的心得,她说成就感满满:“退休后如果有机会支教,我一定去!”

◆编辑:龙慧◆二审:郑沛锋◆三审:周亚平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中山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山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中山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山网联系。
联系人:陈小姐(电话:0760-8823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