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教频道
孩子动手植百草,中医药文化“种”心中
中山推动中医药文化进校园,发挥其在教书育人中的独特作用
发布时间:2023-12-19 来源:中山日报


   学生展示制作的中草药标本。受访者供图

“才知道,原来中医也能帮助我们预防近视。”近日,中山市中医院联合市内各中小学开展的传承和弘扬中医药文化系列活动走进沙溪圣狮小学,市中医院医生叶茂为学生们上了一堂中医药主题课程,引导学生们学习中医药知识,热爱中华传统文化。课程内容在同学们中间引发了热烈讨论。

《“十四五”中医药文化弘扬工程实施方案》提出,丰富中小学中医药文化教育校园活动。近年来,中山市各中小学校扎实推进中医药文化进校园活动,开设中医药文化课堂,帮助青少年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的同时,增进青少年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让中医药文化在校园里生根发芽。

学“神农”种草药,从实践入门

在中山市第二中学有本“独一无二”、图文并茂、内容详尽的现代版《神农本草》——《实用中草药地理》,这本凝结了该校师生智慧的书,在市首届劳模工匠创新成果展示暨职工创新交流大会中获“最具匠心奖”的荣誉。“在这本读物里,收录了南方地区常见中草药植物的特征、功用、分布等信息,每篇末设计的思考题,则帮助学生初步掌握植物分类学的方法,学会认识身边中草药植物的作用和使用价值。”该书主编、该校副校长林国胜表示,这本“独特”的校本读物受到了学生的普遍欢迎,学生不仅可以在班级图书角随手查阅,个别班级还组织相关的学习分享活动,研究如何在生活中使用和分辨常见中草药植物。

为了让学生们不仅有书本知识还有实践知识,学校还为每个班分配一个种植箱,用于种植乡土中草药,种出来的药材需要学生自己写上中草药的名字、功效等等。

为了让学生耳濡目染身边的中医药知识,学校为校园内有药用价值的植物制作了专门的挂牌,还会指导学生在“神农本草园”内种植金银花、鱼腥草、葛、香茅、桑、黄栀子等常见中草药,在其专属挂牌上有植物作用和使用价值的特别注释。学校橱窗也开辟了《中医药之窗》专栏,定期更换一些图文并茂的中医药知识。

“青少年正处于好奇心强、充满探索欲的阶段,喜欢与自身生活联系密切的信息,且大多知识来自课本。在读图时代为青少年编写通俗易懂、简单明了、图文并茂的校本素材就显得十分必要。”林国胜表示,“我们将中医药知识融入劳动教育,作为校本课程,也将劳动教育纳入教学计划,形成了很有特色的校园文化。”

“在劳动实践课上,我们学会种植中草药,学会通过特别的气味分辨药材,迈出了从理论到种植实践的一步。”高一年级的黄键凤高兴地分享着自己在“神农本草园”里的收获,在这里她和同学学会了辨识中草药,了解每种中草药独特的药性,进而学会如何在生活中用中草药做美食,“这样的劳动实践课程拓展了我们对传统文化的认知,也让我们感叹传统医学的智慧,进而培养了对传统文化的自信。”

“种草识药”还能“养心养德”

“在我们的种植基地‘根心园’里,种了益母草、马齿苋、金银花、土人参、一点红等20多种中药草。”中山市西区昌平小学的“根心园”内,负责老师彭宇津向记者介绍起这个劳动实践基地,在这里面向学生们开展一些家庭常用中草药的种植、管理、采收、简单加工工作。

在根心园里,学生们不仅亲手锄地、挖坑、种植,还需要记录中草药的成长,既锻炼了劳动能力和吃苦耐劳的品质,也享受到了劳动的乐趣。“学生们每天观察、照料本草,把观察所得写在‘本草日记’上,这促使他们学会了细心观察,在实践中领悟成长的道理。”彭宇津表示,在学校老师的支持下,学生们还会主动学习《本草纲目》,学习制作本草标本,创作本草诗歌集、本草画集等。

不仅如此,实践中同学们还能有特别的思想收获。有一次,“根心园”里的柠檬叶子黄了、被剪了,学生们看到“光头”柠檬树后都急坏了。一周后,这棵柠檬树又长出了新叶。“学生们此时才明白,原来遇到困难挫折不可怕,勇敢面对就是成长。”彭宇津说,通过劳动实践,学生们学会了脚踏实地耕耘,也获得了向自然学习的智慧。

更难得的是,学生们通过种植中草药获得保健养生知识,回到家后,用自己的劳动成果亲手为爸爸妈妈泡一杯本草茶、煮一道养生汤,通过中草药的桥梁,表达了对父母家人的感恩,也向全家人传递了保养身体、珍惜健康的意识。

专业力量引领 学生走近中医

“‘馆校互动’是我院中医药文化推广的品牌项目,也是一项长期工作,从娃娃抓起,相信不久的将来,中医药文化会在孩子们的心中生根、发芽。”在市中医院内的中医药文化馆里,每隔段时间就会有一群小朋友来参观、游览、聆听中医药知识,相关负责人表示,该院早在2018年开展了首次“馆校互动”暨中医药文化进校园活动,还启动了内容涵盖中医讲座、学习八段锦、制作中药香囊、绘制中药标本等体验项目的“暑期杏林亲子夏令营”,更向各中小学校输出中医药主题课程,引领更多的中小学生了解中医文化、学习中医文化、实践中医文化。

总建筑面积4258平方米的中医药文化馆,不仅展示中医药发展史、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等知识,还穿插展示许多仿古医疗器具,各类中医药标本以及广东道地药材等。在中医药文化馆内,陈列了系列辅助教学的“实践教材”,课堂围绕药材、医学家、医疗文物、医学典故、养生保健操等内容展开。负责人表示,这些趣味课程的设计以学生为中心,引导孩子主动好奇、思考,鼓励他们多维度分享自己的想法。

“我们学校在中医院专业医生的指导下,扩大了种植中草药种类范围,拓宽了学生对中草药的认识。”沙溪镇圣狮小学校长黄慧芳表示,“形式多样的中医药文化进校园活动,加强中医药文化知识的传播,让中医药文化在校园中扎根、萌芽,不但丰富了小学生的卫生健康知识,还提升了小学生的中医药健康素养,让学生们注重身体健康、注意营养和珍惜生命。”

记者 闫莹莹 林燕英

◆编辑:龙慧◆二审:陈吉春◆三审:周亚平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中山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山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中山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山网联系。
联系人:陈小姐(电话:0760-8823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