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教频道
职教如何插上AI翅膀?
粤港澳大湾区政校行企人士齐聚中山共探职教新路
发布时间:2025-05-20 来源:中山日报


   企业代表展示与职业院校的合作成果。通讯员供图

在人工智能技术重构产业格局的新形势下,职业教育如何精准对接湾区智能产业发展需求?5月16日,中山市中职学校人工智能专业建设交流研讨活动在中山火炬职院举行,来自深圳、佛山、中山、广州、东莞、珠海等大湾区城市的60多位教育主管部门相关负责人、职业院校代表及行业领军企业高管齐聚一堂,共谋人工智能时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新路径。本次活动是我市积极响应省教科院推动跨市教研的有益尝试。

■政校行企共绘人工智能职教蓝图

面对人工智能引发的产业变革,中山职业教育正以“湾区智造”需求为导向,通过构建中高本贯通培养体系和政校行企协同育人机制,着力拓宽人才成长通道、打造产教融合新生态。

活动中,深圳职业技术大学人工智能学院副院长池瑞楠教授以“数字技术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范式革新”为题作主旨报告,深入解析了该校岗课赛证融通培养体系。作为国家“双高计划”专业群带头人,池瑞楠提出的“三维度进阶模型”,为数字技术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提供了新的思路。据了解,其团队开发的AIoT智能系统开发课程包已被26所职业院校采用。

■产教深度融合,破解人才供需难题

在产教对话环节,多位企业代表展示了与职业院校的合作成果。天翼智飞科技集团深圳分公司副总经理庄俊坚介绍了联合多所职业院校开发的实训平台,已实现图像识别、路径规划等12项核心技能模块化教学。“我们与院校共建的AI工坊,让学生在校期间就能参与智慧城市项目开发。”庄俊坚如是说。

北京神州数码云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华南区域总监周旬则透露,企业正与广东5所职校共建“AI+智能制造”产教联合体,预计每年可输送500名复合型技术人才。

此外,高等教育出版社职业教育出版部主任邓意提出了新一代AI教材的开发计划,“我们正联合头部企业开发融入大模型技术的活页式教材,预计明年秋季投入使用。”

■湾区职教联动,构建协同发展新格局

研讨会现场,广州增城区职校教师陈少锋和佛山市顺德区胡锦超职业技术学校副校长廖建钢分别介绍了他们在人工智能专业建设方面的经验和成果。据介绍,增城区职校与合作企业共建的“智能终端检测”教学资源库,累计访问量突破30万次。胡锦超职业技术学校教师团队开发的工业视觉检测项目包,荣获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一等奖。

值得一提的是,中山市人工智能职教联盟筹备工作拟启动。该联盟将整合湾区30余家企业和院校资源,重点建设智能装备、工业互联网、智慧服务三大领域人才培养基地。中山火炬职院光电信息学院院长王龙表示:“作为联盟发起单位,我们将充分发挥国家双高计划专业群优势,打造课岗对接、训赛融通、创服一体的人才培养新模式。”

研讨会将以新质生产力培育为引领,深化教育链、人才链、就业链、产业链的融合,力争到2025年建成粤港澳大湾区人工智能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高地。

记者:杨健

◆编辑:吴玉珍◆二审:陈吉春◆三审:周亚平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中山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山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中山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山网联系。
联系人:陈小姐(电话:0760-8823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