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教频道
“最后一课”超走心
中山多所中小学举行毕业典礼,师生互动励志又暖心
发布时间:2025-07-08 来源:中山日报


   中山一中初三毕业生向老师们敬献鲜花。通讯员供图


   中山纪中初三毕业生向老师们敬献贺卡。通讯员供图

荷月流金启新章,蝉鸣送夏正当时。随着毕业季到来,中山市多所初中、小学于近日举行毕业典礼,师生和家长们共同见证仪式感满满的“人生重要时刻”。各校老师对学子们深情寄语,学子们也送上鲜花、手工品等特别礼物。

“最后一课”深情寄语

近日,中山纪念中学2025届初三学子相聚在萧友梅艺术馆,共赴一场镌刻青春的成长仪式——2025届初三毕业典礼。

在现场,纪中党委副书记、校长梁世锋以五句寄语为毕业生指明方向:以家国使命坚守内隐价值,以勇立潮头应对时代之变,以终身学习呼应不虚此生,以真情实感联结虚拟空间,以赤子之心拥抱生命本真。他希望“天下为公,敢为人先”的纪中精神永远与纪中学子同行,愿同学们在未来人生路上传承中山精神,与民族魂、时代精神同频共振。

中山市第一中学同样举行2025届初三毕业典礼,逾千名师生、家长共同见证重要一刻。

今年的中考语文作文题,或许曾让同学们提笔时沉思关于“自立”或“创新和坚守”的意义。在毕业典礼上,中山一中党委书记王锡文以“自立、创新与坚守”为题,嘱咐同学们保持青春的热血与激情,健康成长。

“同学们,三年时间很短,短到你们在朝阳中齐声诵读的场景,在晚霞下与老师交流的画面,我都历历在目;三年时间很长,长得让你们将初入学时的稚嫩蜕变为成熟,将冲动升华为理性,将压力转化为动力。”王锡文勉励同学们,“接下来,你们将迈入高中学段,我希望,无论你们走向何方,都能带着一中人的精神和品质,以远大志向挺起成长的脊梁,在逆境中坚守,在挫折中成长。”

近日,一场洋溢着温情与希望的毕业典礼在石岐杨仙逸小学举行,162名六年级毕业生与家长们携手走过“毕业门”。该校校长冯汉文在致辞时表示,今年正值建校百年,同学们既是学校辉煌历史的见证者,更是新百年征程的书写者。他勉励学子们传承“志在冲天”的将军精神:在学习中锤炼扎实的“底气”,在探索中涵养创新的“灵气”,将个人理想融入家国情怀,做一个有担当、有格局的人。

近日,在初三学子毕业典礼上,中山市丽景学校校长刘苗苗鼓励毕业生们成为有温度、敢创新、有韧性的人。她还从2025中考作文题中陶行知的三句箴言展开,并勉励同学们学会自立与担当,培养有温度的人格,拥有创新意识、勇气和韧性。

“人生不会一直有满分的试卷”

纪中初三学生代表梁高鸣在毕业典礼发言时,言语中满是对母校和老师的感激。他表示,在纪中的三年,同学们不仅学到了知识,更学会了如何面对困难,如何在挫折中成长,学子们将带着使命与担当,勇敢地追逐自己的梦想,为母校争光。

“回望这三年,有彷徨,有激动。一年又一年,教室换了又换,我们好像离大门越来越近,却又离记忆中的钟楼越来越远。不知不觉间,我们又成长了。”在毕业典礼上,中山一中初三学生代表方向分享毕业感悟时说,“立志、立诚、立品、正学”早已深深镌刻在同学们的心中,这八个字不仅是母校对同学们的殷切期望,更是同学们成长路上的精神灯塔。

“人生要有目标,青春要有方向。同学们,做到最好,不是成为顶尖的巅峰,而是以自己的节奏达到最佳状态。”她认为,人生不会一直有满分的试卷,“我们做错的每一道题,都是为了而后的沉淀,这一路的艰辛让我们铭记:我们不只是分数,我们是穿越风雨的韧性、直面困境的勇气。”

鲜花贺卡送老师和后勤人员

在典礼现场,纪中初三年级向学校赠送了精心准备的“全家福”照片。这张照片不仅定格了同学们在纪中的三年青春岁月,更承载着他们对母校深深的眷恋与感恩。同学们还手捧精心制作的贺卡依次上台,将对老师的感激与不舍化作文字,表达感恩之情。

毕业证书的光芒里藏着太多人的付出,他们或在默默打扫着校园的角落,或在仔细检查着水电的安全,或从凌晨就开始忙碌于同学们的餐食准备……他们,就是学校的后勤人员。在毕业典礼现场,中山一中学生代表向后勤部门的叔叔阿姨们献花致谢。

在现场,中山一中学生代表还向全体老师献花,道一声:“老师,您辛苦了,我们永远记得您。”

杨仙逸小学的学生代表们手捧鲜花,献给所有曾执教本届六年级的老师们。象征着“志在冲天”精神传承的火炬,在典礼中庄重传递。毕业生代表向五年级的学弟学妹们,赠送了寓意校训的“飞”字书法作品及书籍。

统筹:记者 王帆 采写:记者 王帆 杨健 李鑫 通讯员 周瑞 罗琳山 李孝如

◆编辑:吴玉珍◆二审:郑沛锋◆三审:赵伟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中山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山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中山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山网联系。
联系人:陈小姐(电话:0760-8823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