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是孩子调整身心、实现自我成长的黄金时期。家长应该如何做,才能让暑假安排达到科学合理的效果?家长应该采取什么措施,才能避免孩子沉迷网络游戏?近日,记者就此采访了东区朗晴小学德育主任和心理教师、中山市家庭教育讲师团成员雷小云。
■可视化时间管理方式 让孩子充满期待
雷小云介绍,首先,在暑假伊始,家长可鼓励孩子自主制定假期计划。
比如,鼓励孩子们在日历上画出“假期地图”,把特别的事件如“家庭出游”“完成假期作业”等都标记出来,这种可视化时间管理方式,可让孩子充满期待,也能促进他们更自觉地执行假期计划。
家长可根据劳逸结合的原则,制定每天的时间表。每天的日程可包含学习、运动、亲子时光等。此外,家长可鼓励孩子们参与家务劳动,如整理房间、洗菜做饭等,让“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成为习惯,在实践中培养独立自主能力。
身体健康是孩子最大的奋斗资本。因此,暑假要保持规律作息,为健康加油。
家长可鼓励孩子们坚持早睡早起,保证充足睡眠,同时每天坚持30分钟以上的运动,如打球、跳绳或走进大自然徒步、骑行。这些运动,既能增强体质,又能缓解视力疲劳。
此外,家长也要把控孩子对零食、外卖的摄入,均衡饮食才能为成长保驾护航。
■合理安排时间 帮助孩子长知识
雷小云表示,在暑假中,家长在制定孩子们的学习计划方面需张弛有度,既不过度依赖培训班“填满”假期,也不让孩子荒废学业。
建议重点培养学习习惯,其中,语文可坚持每日阅读,数学可保持计算练习,英语可通过听读积累词汇。家长在督促孩子学习时应避免高压管控,多采用鼓励式沟通。
“不要在假期刚开始就把作业全部赶完,然后放肆玩耍,而是整个假期都保持学习。”雷小云提醒,此外,家长还要避免“唯学习”的假期安排,为孩子留出发展兴趣的空间,让假期真正成为“加油站”。
■重视实践 帮助孩子长见闻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雷小云建议,家长在条件允许时,不妨安排亲子旅游或研学活动,让孩子在人文与自然中拓宽视野。
如果无法远行,也可通过参与社区公益、体验乡村生活、与不同职业者交流等方式,让孩子在实践中积累社会经验,培养观察与思考能力。
亲子关系需要精心经营,在暑假期间,家长可每天预留一段专属的亲子时光,如和孩子共进晚餐,玩家庭桌游或一起散步谈心,增进情感。
同时也要给予孩子独立空间,让他们自由探索兴趣、发展创造力。平衡陪伴与放手,更能让孩子感受到爱与尊重。
■电子产品不应一味禁止
关于假期电子产品的使用,雷小云表示,家长应该明白,与其一味禁止孩子使用电子产品,不如画好底线;严防死守,不如用更有意义的活动来替代电子产品的使用。
她表示,当孩子完成学习任务、参与劳动实践时,家长可及时给予肯定与鼓励,并且,与孩子一起商量手机使用规则,明确时间与场景。另外,家长也应以身作则,减少自身手机依赖,此举也将能有效预防孩子沉迷电子产品。
“当生活充满趣味与成就感,孩子自然会主动放下屏幕,拥抱真实世界。”雷小云提醒道。
科学规划暑假,不仅能帮助孩子远离不良习惯,更能让他们在自主、实践与陪伴中收获成长。
“这个暑假,家长可与孩子一起携手,将假期变成一段充实、温暖又充满意义的时光。”雷小云说道。
记者 王帆
◆编辑:吴玉珍◆二审:郑沛锋◆三审:赵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