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教频道
暑假“玩中学”
中山这些夏令营“解锁”学生别样体验
发布时间:2025-07-15 来源:中山日报


   梁绍鸿现场指导“实践咏春”入门教学公益培训班学员。记者 明剑 实习生 林毓浦 摄


   中山影视城“少年强”夏令营学员们接受训练。通讯员供图


   2025年国防教育夏令营学员们就餐后自己洗碗。    见习记者 张景天 摄


   2025年粤菜小厨神夏令营学员们学做油焖大虾。     记者 文波 摄

咏春大师梁绍鸿回乡授艺,南朗冲口村掀起武术热潮;社区孩子们学习口风琴、书法、匹克球;沉浸式体验军营生活,实地探访红色遗址;参加别开生面的定向越野挑战与感受非遗体验……

随着暑假的到来,中山市各式各样的夏令营已火热启动。学生们在夏令营玩什么?怎么玩?近日,记者走访了多种类型的夏令营,感受“缤纷”暑假的魅力。

●公益夏令营“点亮”暑期生活

盛夏七月,冲口村习武之风盛行。

“中华武术和西洋拳、跆拳、泰拳不一样,它的存在不是为了攻击别人,而是为了保护自己。这是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7月14日,由咏春大师梁绍鸿担纲授课的“实践咏春”入门教学公益培训班在该村正式开班,吸引众多青少年参与。

本次“实践咏春”入门教学公益培训班,是冲口村党群服务中心主办的“冲口夏令营”课程之一,共招募30名南朗街道户籍或长期在南朗街道内居住的7-17岁青少年。

在为期五天的授艺中,作为叶问宗师的首位私家弟子,梁绍鸿每天下午2:30-5:00于冲口村综合楼会堂授课,授课内容涵盖咏春拳基础理论、核心动作等。他将传统武术精髓与现代实战技巧进行结合,为学员带来一场别开生面的功夫体验。

在现场,学员们神情专注、列队整齐。梁绍鸿围绕“实战为核心”的教学理念,向学员讲解中国传统武术文化、咏春拳的核心理论及哲学,让学员学习并尝试如何能够保护自己,做到以小胜大,以弱胜强。

实操环节,梁绍鸿更是一对一亲身指导,学员们跟着示范认真比划,有的反复调整站姿力求标准,有的专注于手法的力度与角度,在一招一式中领悟咏春“刚柔并用”的哲学。

据了解,梁绍鸿祖籍冲口村,1942年出生于中国香港,1955年经李小龙引荐拜入叶问门下,并于1958年成为叶问在香港的首位私人弟子。他创立“实践咏春”体系,融合传统咏春与现代搏击,形成独树一帜的教学体系。曾为美国海豹突击队、FBI特警提供训练,弟子遍布全球。咏春拳作为中国传统武术之一,强调近身格斗与高效防御,近年来因影视作品推广而广受关注。梁绍鸿的“实践咏春”更注重实战应用,使其在国际武术界享有盛誉。

此次公益培训班,不仅让学员沉浸式了解中国传统武术,更是一次文化的寻根。“咏春拳很有魅力!”课堂间隙,17岁的学员梁嘉成兴奋地表示,他因电影《叶问》与咏春结缘,此后便对武术颇感兴趣。“咏春文化的深层价值,只有自己亲身体验过才知道。”他坦言,这门课拉近了他与中国传统武术的距离,希望“学成”之后向朋友们多多宣传、分享。

“希望我们中国的文化,尤其是千百年来积淀的传统文化不要再消失了。”采访中,梁绍鸿感慨道,“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就好像购买一件古董,它也许不能使用,只能陈放观赏,但这是我们的历史,以前的精华都在这里,我们应该尽力保存。”

此次回乡授课,他不仅为了传授技艺,更希望激发年轻一代对中华武术的热爱,推动岭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梁绍鸿还透露,未来将继续举办类似活动,让咏春拳在新时代焕发活力。

无独有偶,近日,由现代职业技术学校党委、坦洲村社区党委共同开展的“双联双助”暑期公益夏令营也开班了。

本次夏令营开设口风琴、书法、匹克球三个兴趣班,为坦洲村社区、合胜社区、七村社区的60余名社区儿童提供充实的假期学习与成长平台。

“摇啊摇”“小宝宝要睡觉”……在快乐口风琴课上,孩子们跟随现代职校的曾金莲老师手中拍出的音乐节奏,学习口风琴的弹奏技巧,一起开启音乐探索之旅。随后开课的还有书法、匹克球兴趣班。

现代职校党委委员、党委办主任蔡登科介绍,学校已连续三年开办公益夏令营活动,希望通过开设多种兴趣课程,让社区孩子们在实践中成长,也为社区文化建设助力。

据悉,今年该公益夏令营兴趣班每期10天,自启动后将持续至7月27日。授课老师均是现代职校的任课老师。

据悉,为了让孩子们零成本上学,夏令营乐器、匹克球等教学器材均由学校无偿提供。

曾金莲老师担任本次夏令营的口风琴老师,她介绍,在教孩子们学习乐曲的过程中,她深深感受到了孩子们对音乐知识的渴望。

“在教授过程中,孩子们普遍反映活动不仅丰富了他们的暑假生活,还让他们在音乐的世界里找到了乐趣。”曾金莲说,孩子们学得非常认真,通过学习乐曲,他们不仅掌握了基本的音乐技能,还在合奏中学会团队合作和相互协调,这些技能对他们的成长非常有益。

●沉浸式体验军营生活和定向越野活动

记者了解到,除了社区公益类夏令营,国防教育类、定向越野类夏令营,同样受到孩子们的欢迎。

近日,“少年戎装 强国有我”2025年香山少年国防教育夏令营,在中山国防教育训练基地开营。本次活动由中山日报社主办、香山少年报协办、广东中山文旅集团有限公司承办。本届夏令营首期吸引了近百名学员参加,他们的年龄在8至15周岁之间。

学员们在7天6晚体验营或14天励志营中,通过开展军事技能训练、实地探访红色遗址、参观学习国防装备、观看军事纪录片等活动,锻造技能体能,磨炼意志品质,深植红色记忆。

中山国防教育训练基地负责人邓海强希望学员们用心学军事、学纪律、学礼节、学生活,发扬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圆满完成各项任务。

“穿上迷彩服,走进训练基地,我们就肩负起了一份责任:学习国防知识,热爱祖国,锻炼自己。”在开营仪式上,来自板芙小学的营员代表苏杰聪,号召同学们把好作风、好品质带回家、带回校。

据悉,该夏令营已连续三年举办,累计培训青少年超1300名。

“这是我第二次参加了!”接受采访时,学员林轩宇难掩激动。他说,尽管教官要求严格,但每次收获颇丰,希望今年学到更多的国防知识。

家长陈女士说,希望孩子通过夏令营增强体质,提升自理能力。

近日,中山影视城“少年强”夏令营第一期活动同样启动。在国家5A级景区的沉浸式场景中,小营员们迎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定向越野挑战,同时通过军事训练与非遗体验,进一步深化了“自律自信·感恩担当”的成长目标。

十余名小营员在教练的带领下,从影视城科学馆出发,开启了一场融合历史探索与体能挑战的定向越野。

路线途经水榭书屋、中山影视城网红打卡背景板、上海孙中山故居复刻场景及长安街街区,全程均在绿荫覆盖的阴凉区域进行,既避开了酷暑,又让孩子们在行进中感受影视城独特的文化氛围。

“定向越野不仅是体能训练,更是对团队协作和方向感的考验。”夏令营主教练周安柱介绍,活动要求小队根据地图和指北针寻找打卡点,并在每个点位完成指定任务,例如在孙中山故居复刻区回答历史知识问答、在长安街模拟商贸谈判等。

据悉,这种设计将军事技能、历史知识与影视城内场景深度结合,让孩子们在实践中学习历史、锻炼应变能力。

“我们的目标不仅是培养孩子的纪律性、团队意识,更要让他们在沉浸式场景中掌握一定的军事技能,培养自我管理能力,理解责任与担当。”周安柱表示。

为让孩子们更好地适应夏令营课程,教练团队将军事训练细化为“分阶课程”:前两天以队列、军体拳等基础训练为主,第三天起融入趣味拓展项目,如冰壶竞技、CS实战等,而定向越野则是第四天的“进阶考验”。

“今天定向越野最难的是在长安街模拟商贸谈判,我们要用有限的‘资金’换取物资,还要和队友配合完成任务!”12岁的黄静怡兴奋地分享道。她说前两天站军姿、整理内务曾让她觉得“太苦”,但现在已经能主动帮队友背包、鼓励同伴坚持到底。“我学会了叠‘豆腐块’被子,还和小伙伴们一起打了冰壶,原来团队合作这么有趣!”

“我最期待的是野外拉练和急救课程!”12岁的黄海睿提到,教官教授了伤口包扎和野外方向辨识技能,还与同学们一起打了野外真人CS,“今天定向越野时,我和团队一起作战,感觉自己像个真正的‘小战士’。感觉在这里每天都有新挑战,成就感满满。”

为了让课程更丰富,夏令营运用影视城资源为小营友们安排了非遗手作体验,并带领小营友观看打铁花表演,感受千年非遗的震撼。

另据悉,中山市各单位近日举行的夏令营如烹饪类的“粤菜小厨神”夏令营、学习粤语夏令营、心理类夏令营等已开营。这些夏令营让同学们“告别宅家刷手机”,帮助家长解锁带娃新技能,为中山的孩子们打造了多彩的成长天地。

统筹:记者 王帆 采写:见习记者 方馨娉

记者:杨健 王帆 闫莹莹 钟晓薇 梁婉萍 萧梦雨 

通讯员:梁婉萍 萧梦雨

◆编辑:李靖◆二审:郑沛锋◆三审:周亚平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中山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山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中山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山网联系。
联系人:陈小姐(电话:0760-8823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