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1日下午,由中山市诗歌学会、中山市作家协会联合主办,南朗街道冲口村党群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承办的“冲口田园赛诗会暨诗歌沙龙”活动,在冲口村文旅中心“冲口畔集”(OKK冲咖啡店)启幕。中山20余位作家、诗人以田园为卷、诗情为墨,通过采风创作、赛诗交流,共同擦亮“中国诗歌创作基地”与“冲口作家村”文化品牌,为乡村振兴注入诗意动能。
活动当日,诗人们漫步冲口村的稻田、古巷与青砖黛瓦的民居间,蜿蜒的村径、摇曳的稻浪、斑驳的墙影化作笔下鲜活的意象。作家李楠感慨:“这里的每一寸土地都自带诗意,连风中都飘着灵感。”采风环节中,诗人们与村民围坐畅谈,聆听冲口村的历史变迁与乡愁故事,将田园的烟火气与文化的厚重感融入创作。
本次赛诗会由著名诗人王晓波担任主评委,市作协主席、市诗歌学会主席黄廉捷(兼冲口村文化村长),市作协副主席兼秘书长黄祖悦,市作协副主席、市网络作协主席王捍红,市诗歌学会副主席洪芜、黄金湖等嘉宾齐聚一堂,市诗歌学会副秘书长步缘主持活动。沙龙分为“即兴创作”“诗歌朗诵”“主题研讨”三大环节。诗人们以“一句诗自我介绍”破冰,随后围绕“如何让诗歌更‘接地气’”展开深度讨论。
经评审,王捍红的作品《稻香里的乡音》凭借对田园生活的细腻捕捉荣获“最佳田园诗作”,李楠的《古巷密码》则以天马行空的意象摘得“最野灵感奖”。作为中山市落实“百千万工程”的创新实践,本次活动以诗歌为纽带,将“文艺创作+乡村农文旅”深度融合。
黄廉捷表示,诗歌不仅是文字的艺术,更是乡村文化振兴的“软实力”。选择在“冲口畔集”举办活动,正是希望与游客、群众共享诗意,让文艺真正走进田间地头。他透露,未来将持续推动文艺资源下沉,通过文学交流、诗歌创作等活动培育文明乡风,提升村民文化素养,使文艺成为乡村振兴的“金色种子”。
记者 柯颂 通讯员 黄祖悦
◆编辑:吴玉珍◆二审:张耀文◆三审:周亚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