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教频道
中山纪念中学全体师生及职员工共观九三阅兵盛典
发布时间:2025-09-04 来源:中山市中山纪念中学

2025年9月3日,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日,一场展现强国风采、凝聚民族信念的盛大阅兵仪式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为弘扬伟大抗战精神、厚植家国情怀,中山纪念中学组织全体师生及职员工7000余人共同收看纪念大会直播。

这次阅兵,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入新征程的首次阅兵,是人民军队奋进建军百年的崭新亮相,是伟大抗战精神和伟大民族精神在新时代赓续传承的重要体现,是坚持弘扬正确二战史观、坚决维护战后国际秩序、坚定捍卫国际公平正义的郑重宣示。

天安门广场上,徒步方队步伐坚定、铿锵有力,装备方队阵容威武、气势磅礴,空中梯队翱翔长空、划破云霄。多型高科技、智能化新型武器装备集中亮相,充分展现了我国国防科技自主创新与体系作战能力的飞跃发展,引来师生对“国之重器”的阵阵赞叹。

铭记是对苦难历史的深沉缅怀,奋发是对革命先烈的最好祭奠。历经八十载风雨洗礼,我们的军队日益强大,我们的祖国愈发强盛,伟大抗战精神依旧薪火相传、光芒熠熠,光照中华民族的前行之路。这不仅是对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伟大胜利的再次庆贺,不仅是展现新时代中国军事力量的盛典,亦是我们对未来最清醒的烛照。这是一堂生动而厚重的爱国主义教育课和大思政课,警醒我们以史为鉴,为民族复兴大任昂扬奋进,笃行不怠。

书记及校长感想

党委书记 董再明:

长空利剑展国威,铁甲洪流振民心。九三阅兵不仅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国国防现代化建设的巨大成就,更彰显了新时代中国强国强军事业的磅礴力量。此次阅兵既是对历史的深切致敬,更是面向未来的坚定宣言。伟大抗战精神在新时代焕发出的璀璨光芒、先烈们的牺牲与奉献所铸就的今日辉煌,将持续激励我们砥砺前行、奋发有为。纪中要把阅兵所激发的爱国热情转化为办学治校的实际行动,以敢为人先的魄力贯彻落实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办好人民满意教育。聚焦立德树人、铸魂育人,坚持党建领航,以高水平党建引领学校高质量发展;深入实施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行动,聚力打造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强化五育并举,造就全面发展的栋梁之材;深耕英才教育,淬炼创新人才高地;为教育强国建设、中国式现代化培育人才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党委副书记、校长 梁世锋:

今日与全校师生及职员工共观九三阅兵盛典,心潮澎湃。铁甲列阵、鹰击长空,45个方(梯)队以体系化编组亮相,众多新型战略装备首次展示,彰显中国从“钢铁洪流”迈向“智能先锋”的强军跨越。这场阅兵不仅是国防力量的集中展现,更是一堂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大课,让我们深切感受到强国强军带来的民族自信与自豪。回首八十载栉风沐雨,中华民族从苦难走向辉煌;展望未来,我们须以教育之力筑牢民族复兴之基,竭力培养更多堪当大任的栋梁之材。今后我将与纪中人一起以最有力的行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以“三耕法”(即农耕思想、深耕专业、躬耕课堂)潜心育人、培根铸魂,积极探索人才培养转型升级机制,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为教育强国建设贡献智慧和力量。

教师感想

高中第三党支部书记、教务处副主任、高三年级主任 周胜:

八十响礼炮在会场轰鸣而起,激荡着每位中华儿女的心弦。这礼炮声不仅是对抗战胜利的深情礼赞,更是对曾经血与火交织的岁月的深沉回望。这场伟大胜利不仅是民族的无上荣光,更是中国共产党中流砥柱作用的辉煌见证,深刻彰显了爱国主义与革命英雄主义的磅礴力量。

作为一名党员教师,我心潮澎湃,更觉使命在肩。我将把这份感动与思考融入教育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引导青年一代铭记历史、珍爱和平、矢志奋斗,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

学生工作党支部书记、团委书记 雷立:

纪念仪式上三军仪仗队步伐铿锵,整齐划一,唤醒我当年驻守澳门时的那份铁血丹心,仿佛再披戎装,与战友们共同守护疆土。

作为一名曾在驻澳部队服役的军人,我深切体会到“强国必先强军”的历史箴言。如今身为中山纪念中学的党员教师和德育工作者,我定将阅兵盛典所展现的大国威仪、民族气节和历史智慧,化作春风化雨的育人养分,引导学生铭记历史、珍爱和平、砥砺前行,肩负起新时代赋予的使命与担当。

初中党支部书记 赖伟艳:

如今身处和平年代,我们也应肩负起传承历史、启迪未来的使命。我会以身作则,弘扬抗战精神,以坚定信念和勇气投身教育事业,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同时,把抗战历史融入教育教学,让学生了解抗战历程,铭记历史,珍爱和平,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与责任担当,将个人成长与国家发展紧密相连,让抗战精神在新时代绽放光芒。

学生感想

初二(6)班 肖慕来:

人民英雄纪念碑前奏响的铿锵军乐令我印象深刻,经典抗战曲目回荡在天安门广场,带领我们追忆艰苦卓绝的抗战岁月,奏响了胜利的辉煌乐章,让我心潮澎湃、热血沸腾。

中国人民以战止战、以武止戈,用胜利赢得了和平与尊严。如今强大的中国,正是先烈们浴血奋战的成果。昭昭前事,惕惕后人。作为新时代中学生,我们当牢记历史、不负使命,勤奋学习,为祖国贡献青春力量!

初三(4)班 张曼萍:

当三军仪仗队高擎党旗、国旗、军旗迈过天安门,我仿佛看见中华民族从峥嵘岁月走向伟大复兴的光辉历程。这支威武之师、和平之师,以铿锵步伐展现了中国力量与尊严。

我们将铭记英雄铮铮铁骨、浴血奋战的牺牲,更珍惜今日和平繁荣。那抹飘扬的中国红,是无数先辈用热血铸就的丰碑。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当传承不屈精神,脚踏实地、奋发图强,肩负起民族复兴的重任,迈向更加光辉的未来!

高一(7)班 黄心仪:

天安门广场上,钢铁洪流滚滚向前,盛大的阅兵仪式令我内心深受震撼。80响礼炮轰鸣,国旗冉冉升起,我仿佛回到烽火连天的岁月。14年浴血抗战、3500万军民的伤亡,不再是冰冷数字,而是先辈以生命铸就的民族忠魂。如今祖国强大,让我充满自豪。观看阅兵不仅是感动,更是行动的起点。我将传承伟大抗战精神,努力学习、创新拼搏,将来为科技发展、文化建设和国防现代化贡献青春力量。

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纪中人必将牢记使命,勇毅担当,牢固树立“强国有我”的坚定信念,以更加昂扬的姿态踔厉奋发、砥砺前行,把爱国之情转化为报国之行,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上,以实际行动贡献纪中人的智慧和力量!

◆编辑:李靖◆二审:郑沛锋◆三审:周亚平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中山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山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中山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山网联系。
联系人:陈小姐(电话:0760-8823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