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频道
“小海豚”的全运日记:赛场内外体会“全民全运”
发布时间:2025-11-17 来源:南方日报

午后的广州天河体育中心篮球场人声鼎沸,十五运会群众比赛三人篮球项目即将上演激烈角逐。广东工业大学生物医药专业的研究生王行知站在观众入口处,反复举起标准的引导手势,热得微红的脸庞上始终挂着灿烂笑容:“您好,请往这边走!”

在这场全运盛会中,如王行知这样来自广东工业大学的志愿者共有370名,他们从全校2000多名报名者中经过层层选拔,最终穿上了这身充满青春活力“小海豚”志愿者服,坚守在不同的赛场里,成为全运会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对全运会知识如数家珍

去年刚收到全运会志愿者报名的消息,王行知便立即提交了报名申请。“全运会是家门口的盛事,我们大湾区青年是东道主,我也希望尽自己一份力。”带着同样的憧憬,广工经济学院的罗澜也第一时间报了名。

面对激烈的竞争,两人都做足了功课。罗澜上网查阅了赛会的背景、历程以及粤港澳三地的历史文化知识,甚至研究了十五运会吉祥物头顶的三色水柱的寓意。“它融合了广东木棉红、香港紫荆紫和澳门莲花绿,象征着粤港澳共同举办十五运会。”罗澜和王行知如今对全运会的知识如数家珍。

最终,经过笔试、面试和心理测试三轮严格筛选以及通用培训考核,他们从2000多名报名者中脱颖而出,进入全运会群众赛事三人篮球赛场的141位广工学生志愿者之列。

上岗第一天,群众赛事的火热现场就让王行知和罗澜感到惊喜。“虽然我们服务的是群众赛事,但观众的热情和大家的专业程度与竞赛项目不相上下,这恰恰体现了‘全民全运’理念深入人心。”王行知欣喜地说。

在观众感谢声中成长

王行知负责的岗位是赛场入口的观众引导,这个看似简单的工作,在赛事进入白热化阶段却迎来了挑战。

三人篮球赛节奏极快,中场休息和比赛结束时,大量观众如潮水般集中出入,导致入口处瞬间拥堵。“很多观众会在我这个位置停下询问座位,人流很快就堵住了。”面对突发问题,王行知并没有慌张——他一边维持秩序,一边快速与其他岗位的志愿者沟通,并向带队老师反馈情况,马上调配人手。“我们优化了流程,在入口处先引导观众到对应区域,再由该区域的志愿者细化引导入座。”这次灵活应变的集体作战,给王行知带来了更多的经验和信心。

在场馆另一侧,罗澜正在技术官员接待区仔细地整理物资。这个经历过广交会志愿服务历练的四川姑娘,坦言在两次的志愿服务中都感受到了温暖。

罗澜深刻记得,在她上岗第一天,负责现场调配的组委会工作人员看到同学们辛苦站岗,特意搬来了凳子,还给大家分享了小蛋糕。“张老师一天多次经过我的岗位,还拍拍我的肩膀说‘辛苦了’。”罗澜说,在看似平淡的每一个日常里,工作人员和观众们的每一声热情问候、每次微笑点头、每句诚挚感谢、每次结束观赛的再见道别,都给了她全力以赴的动力。

◆编辑:吴玉珍◆二审:郑沛锋◆三审:周亚平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中山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山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中山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山网联系。
联系人:陈小姐(电话:0760-8823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