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会向2020年吴阶平医药创新奖获得者颁奖。
精英集聚,共襄盛举。11月27日上午,第十五届健康与中山发展论坛、2020年吴阶平医学奖颁奖大会在中山开幕。2020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本次盛会专家学者济济一堂,共论“抗疫与健康”。会上颁发了吴阶平医学奖和吴阶平医药创新奖,表彰一批在医药卫生领域、药学研究和应用领域取得卓越贡献和突出成就的优秀医药工作者。
■阮长耿获2020年吴阶平医学奖
在吴阶平医学奖颁奖典礼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内科血液学专家阮长耿获得2020年吴阶平医学奖。马骏、王行环、王洁、吉训明、沈华浩获得医药创新奖。
阮长耿教授是我国血栓与止血研究领域的开创者和领军人,现任江苏省血液研究所所长,卫生部血栓与止血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血液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他于1981年鉴定了国际上第一个抗人血小板膜糖蛋白I单克隆抗体,奠定了血小板疾病研究基础,建立苏州系列单抗并积极推进血小板单抗的临床转化和产业化,在该领域做出了突出贡献。2019年阮长耿获得国际血栓与止血学会“终身成就奖”。
此次吴阶平医学奖颁给阮长耿教授,是充分肯定他在我国血液研究和应用方面的突出成就。今年81岁的阮长耿教授因为身体原因不能到现场领奖,他委派江苏省血液研究所副所长、国家血液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副主任戴克胜到中山领奖。中国科学院院士、十二届全国政协副主席韩启德在视频讲话中评价,阮长耿教授在当时简陋的科研条件下,在血液研究方面的创新,为世界血液学做出突出贡献,阮老对科学的热爱和孜孜不倦的探索精神,非常值得大家学习。
■5位专家获吴阶平医药创新奖
吴阶平医学基金会于2007年设立“吴阶平医学奖”,自2012年起,“吴阶平医学奖”下增设“吴阶平医药创新奖”,主要奖励在医学、药学研究和应用领域取得突出成就的优秀中青年医药工作者。今年,马骏、王行环、王洁、吉训明、沈华浩获得吴阶平医药创新奖。韩启德院士评价,今年获奖的年轻学者水平比以前都有提高,反映了我国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科学技术发展后继有人。
马骏教授是放射治疗学(鼻咽癌)专家、主任医师、教授,现任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常务副院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特种医学评议组副召集人、中国临床肿瘤学会鼻咽癌专委会首任主委。他表示,鼻咽癌是广东省特别是珠三角高发癌症,自己能够获奖是吴阶平基金会的评委们对鼻咽癌研究的肯定,他将继续带领团队针对这一疾病把研究做好。
沈华浩教授,是我国呼吸病学专家,现任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浙江大学呼吸疾病研究所所长。沈华浩发表获奖感言时表示,自己于2012年获得了第十三届吴阶平-保罗·杨森医学药学奖(吴杨奖),一晃8年过去了,这八年自己也在不断地成长,今后还得继续努力,为医学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吉训明是我国神经外科学专家、主任医师、教授,现任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卒中中心主任、首都医科大学副校长、国家脑卒中抢救与治疗指导中心主任。他说,获得这一奖项,对自己是一个巨大的鼓励,在未来将用更加真诚、更加精细的工作为人民健康做出更大的贡献。
作为获奖者中唯一的女性,我国胸部肿瘤学专家、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大内科主任、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副理事长王洁教授说,肿瘤尤其是胸部肿瘤发病率和死亡率排在各肿瘤之首,自己很高兴能从事这个领域的工作,我国肿瘤事业正在不断进步,早筛率和治愈率都得到提高,仍需要在这条路上继续努力。
今年55岁的王行环教授是我国泌尿外科学专家、主任医师,现任武汉大学中南医院院长,《现代泌尿外科杂志》主编。新冠肺炎暴发后,他受命担任武汉雷神山医院党委书记、院长,带领全院创造了98%的救治成功率、医院零感染、安全生产零事故、环境零污染的雷神山奇迹。他说27年前读博士的时候,做的课题就是吴老的最后一个研究项目,20多年前,就受到吴老很多的教导和指导,自己现在取得的成就还不够,以后还需继续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