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频道
3月3日是第23个全国“爱耳日”,我市相关专家指出——
预防耳聋要避免噪音环境刺激
发布时间:2022-03-02 来源:中山日报


   图为市中医院耳鼻喉科医生在为病人做电耳镜检查。

今年3月3日是第23个全国“爱耳日”,今年的主题是“关爱听力健康,聆听精彩未来”。据悉,市中医院耳鼻喉科将围绕爱耳日主题开展系列活动,并将今年的3月定为爱耳宣传活动月,让更多的人关爱自己的听力健康,让更多的听障患者重获听力,聆听精彩未来。昨日,记者采访了相关专家。

■孕期使用耳毒性药物可致新生儿先天性耳聋

市中医院耳鼻喉科副主任医师罗齐平表示,导致先天性耳聋的因素大致可以分为遗传性因素和非遗传性因素两大类。先天性遗传性耳聋是由于父母携带异常的致聋基因,遗传给新生儿导致听觉器官发育缺陷,其中遗传性的因素主要是核基因以及线粒体基因的变异引起,因而其耳聋的遗传也表现为常染色体显性、常染色体隐性、性连锁和母系遗传等方式。

罗齐平医生表示,“先天性非遗传性耳聋为受母体或外界因素影响,在宫内胚胎发育期或围产期致聋者,常见于孕妇妊娠期巨细胞病毒、风疹病毒、疱疹病毒、弓形虫感染、梅毒螺旋体感染等引起的宫内感染、孕期使用耳毒性药物,或滥用药物和酒精;孕妇患有甲状腺功能低下、受到放射线损伤等,以及早产、宫内或新生儿缺氧、新生儿溶血性黄疸等。”

罗齐平医生指出,后天性耳聋的主要因素有噪音、耳部炎症、外伤因素等,各种急性传染病、细菌性或病毒性感染。药物中毒,多见于氨基糖甙类抗生素,如庆大霉素、卡那霉素、双氢链霉素、新霉素等,其他药物如奎宁、水杨酸、顺氯氨铂等都可导致感音神经性聋。突发性耳聋是一种突然发生而原因不明的感音神经性聋,目前多认为急性血管阻塞和病毒感染是引起本病的常见原因。

■出现耳聋要尽早予以治疗

市中医院耳鼻喉科副主任医师龙朝庆表示,耳聋指的是听觉器官对声音的传导、感受或者综合分析部分的功能异常,从而引起的听力下降。

“预防耳聋要避免噪音环境的刺激,平常少接触一些音响和汽车喇叭声音的刺激,减少应用耳机或耳塞,尤其是不能长时间、大分贝地应用耳塞。戴耳机音量不要超过最大声音量60%,连续听时间不要超过60分钟。耳机最好选用耳罩式,耳罩式比耳塞式耳机对听力损伤小。”龙朝庆医生表示,平常尽量避免感冒,避免擤鼻涕。因为这些因素很容易诱发患者出现中耳炎,也会加重导致患者出现耳聋。

“禁用或慎用耳毒性的药物,比如说庆大霉素,氨基糖苷类的药物,这些药物对耳朵神经可能有一定的损害,容易诱发患者出现药物性耳聋,从而加重听力下降。”龙朝庆医生提醒,忌掏耳朵,掏耳是个不良习惯,易碰伤耳道,引起感染及耵聍栓塞,如果有耵聍栓塞应到医院就诊由医生进行耳道清理。此外,吸烟、喝酒等不良生活习惯也可能会导致耳聋,烟中尼古丁以及慢性酒精中毒可以直接损害听觉细胞以及听觉神经中枢。另外,烟酒均可诱发脑血管舒张、收缩功能紊乱,从而造成耳内供血不足,诱发听力下降。特别提醒,有耳聋家族史的患者,避免头部外伤、感冒,出现耳聋要尽早予以治疗。

■最小的突发性耳聋患者年仅7岁

市中医院耳鼻喉科主治医师陈子清表示,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工作压力增加、生活不良习惯形成等多种原因,耳鸣耳聋群体有逐年增加趋势,而发病年龄低龄化趋势也越来越明显。青少年、儿童突发性耳聋的发病率也有逐年增加趋势,该科收治的最小的突发性耳聋患者年龄为7岁,以往青少年、儿童突发性耳聋的情况较为少见。近年来青壮年突发性耳聋的发病率越来越高,与前述生活节奏的加快、工作压力增加、生活不良习惯等密切相关。近期有一个29岁青年男性突发右耳听力下降前来就诊,既往无明显基础病史,询问生活模式考虑长期熬夜、经常喝酒宵夜等不良生活习惯造成,由于就诊及时,入院经中西医结合治疗后听力完全康复出院。

■长时间使用手机有损听力健康

生活中如何自我调护,保护听力健康呢?市中医院耳鼻喉科主管护士胡伟妮提醒,平时避免噪音污染,避免长时间处于过度嘈杂的工作和生活环境。最好不要长时间使用手机,每次通话时间尽量不要超过5分钟,使用时要尽量两个耳朵交替听。避免使用对内耳听觉器官有毒性作用的药物如庆大霉素、链霉素、卡那霉素、新霉素和奎宁等。

“保持心情愉悦,增强体质,劳逸结合:要有乐观豁达的生活态度,避免情绪激动;适当运动,如快走、太极拳等;不熬夜,保证充足的睡眠。”胡伟妮护士提醒,平时不喝咖啡、少吃盐,减少高热量食物的摄入,特别是海产品、肥牛、肥羊的摄入,少食热性高的补品。多食含锌、铁、钙的食物;尽量少去人员密集的场所。一旦感冒,要学会正确的擤鼻涕姿势,即左右鼻腔开放性擤鼻涕,切勿将左右鼻孔同时捏闭,必要时,可使用滴鼻药水;有糖尿病、高血压、心血管疾病等相关基础病的患者,应积极控制。平时可以多做耳部保健操如鸣天鼓、按摩耳廓、按摩听宫穴、鼓膜按摩等。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中山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山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中山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山网联系。
联系人:陈小姐(电话:0760-8823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