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频道
男童高烧后查出“白肺” 支原体感染是祸首
发布时间:2023-10-18 来源:中山日报


   刘翔腾听诊检查因感染肺炎支原体住院的患儿。

近来,不少出现反复高烧、剧烈咳嗽症状的中山孩子,来到医院儿科门急诊就诊,并被确诊“肺炎支原体”感染,有的患者拍片甚至出现“白肺”。

肺炎支原体是什么?家长应该如何帮助孩子进行预防?10月17日,记者采访了中山市博爱医院儿科医生,为家长支招。

●9岁男孩反复发烧出现“白肺”

9岁的中山患者小凯(化名)平时身体比较好,较少生病。但是近1周来,他出现了反复发热的情况,体温最高达到40℃,咳嗽也变得越来越厉害。

小凯的父母带他到附近的医院就诊,但是医生肺部听诊检查并没有听到肺部有呼吸音不对称或啰音等情况,考虑肺部问题不大,但是孩子在吃了止咳、退烧药和打“消炎针”后,病症并没有太多好转。

随后,小凯的父母带他到中山市博爱医院呼吸科门诊就诊,经过拍胸片,发现已经出现“白肺”,经过进一步检查,医生发现他的肺炎支原体抗体是阳性。

经过1周的住院治疗后,小凯最终治愈出院。

●肺炎支原体主要通过飞沫传播

中山市博爱医院儿科副主任医师刘翔腾介绍,肺炎支原体是常见的呼吸道病原体,它是迄今为止可以独立存活的最小微生物之一,既不属于细菌,也不属于病毒,是柔膜体纲中的支原体目、支原体科、支原体属。

“肺炎支原体主要通过飞沫和直接接触传播,感染肺炎支原体后,潜伏期有1至3周。潜伏期内也有传染性。”刘翔腾表示,儿童由于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加上生活密切接触,容易感染肺炎支原体。

刘翔腾表示,大家所熟悉的青霉素和头孢等抗生素对肺炎支原体完全无效。目前,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如罗红霉素、阿奇霉素,为首选治疗药物。对于部分重症或难治性肺炎支原体感染,需要用到免疫调控药物及支气管镜介入诊疗。

刘翔腾提醒,目前还没有专门预防肺炎支原体感染的疫苗。预防肺炎支原体感染,最重要的是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记者 王帆 通讯员 何金钊  

◆编辑:龙慧◆二审:陈吉春◆三审:周亚平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中山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山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中山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山网联系。
联系人:陈小姐(电话:0760-8823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