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现场,多位专业人士为市民宣传健康知识。 通讯员供图
近日,中山市卫生健康局在中山市坦洲医院举行“2025年全民营养宣传周”宣传活动和“第32个全国防治碘缺乏病日”宣传活动。
在活动现场,10多名来自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市博爱医院、中山市坦洲医院的专家和医生,向近1000名市民提供营养健康饮食和健康体重咨询、肥胖儿童义诊、防治碘缺乏知识宣传等服务。
■现场宣传多个食养指南要点
近日,在“2025年全民营养宣传周”宣传活动,多位专家和医生向市民宣传健康中国行动、健康广东行动、国民营养计划,并结合“体重管理年”活动实施方案,宣传普及《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成人肥胖食养指南(2024年版)》《儿童青少年肥胖食养指南(2024年版)》等多个食养指南的要点,以及岭南膳食模式等。
同时,该活动向市民宣传“减油、增豆、加奶”和“增加蔬菜水果、粗粮和水产消费”等,并倡导节约粮食、反对浪费文明风尚。
本次活动还鼓励市民合理搭配日常膳食,养成良好饮食习惯,科学开展体育运动,并鼓励基层卫生工作者结合工作需要及患者实际,运用指南辅助预防和改善慢性疾病。
在活动现场,中山市博爱医院营养科负责人、儿童肥胖中心主任谢广清就儿童青少年的肥胖防控问题,进行介绍和提醒。
“除了成年人,青少年儿童的肥胖问题,也是需要关注的。”谢广清表示,儿童时期的肥胖会影响生长发育,包括影响消化系统、内分泌代谢系统、呼吸系统、骨骼、心理健康等,同时会导致出现矮身材、性早熟等问题,也使成年后的高血压、高血脂等疾病的患病风险增加。
“肥胖的防控应该是全周期的,家长不能认为孩子肥胖没问题、大一些长高就不胖了,肥胖和营养不良都是慢性疾病,要从小培养孩子形成拥有合理饮食结构、健康睡眠和喜欢运动等生活习惯,才能终身保持健康体重。”谢广清认为。
■市民要长期坚持食用碘盐
中山市的碘缺乏病防治现状如何?在“第32个全国防治碘缺乏病日”宣传活动现场,市疾控中心公食所主任医师李玉介绍,为预防碘缺乏危害,中山市于1996年下半年开始实施全民食盐加碘,经过多年的防控工作,于2000年实现了消除碘缺乏病阶段目标,2011年实现了消除碘缺乏病目标。
李玉表示,近两年,全市孕妇碘营养状况达到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适宜水平(≥150微克/升),但部分镇街还存在孕妇碘营养状况不足,还需持续做好孕妇等重点人群的碘缺乏防控工作。
中山市民达到消除碘缺乏病状态后还需继续食用碘盐吗?
“2021-2022年市疾控中心在全市23个镇街开展了生活饮用水碘含量调查,全市283个行政村(社区)水碘含量中位数范围为1.42-9.38μg/L,均低于40μg/L,均属于碘缺乏地区。”李玉介绍,碘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如果停止补碘,人体内储备的碘最多能维持3个月。
坦洲医院产科主任龙新枝介绍,充足的碘营养对儿童智力发育至关重要。
“胎儿期碘缺乏的危害主要有流产、早产、死产、先天畸形、地方性克汀病及地方性亚临床克汀病。新生儿碘缺乏的危害主要有新生儿死亡率增加、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大脑和身体发育迟滞。”龙新枝表示,如果孩子在胎儿期和婴幼儿期缺碘,大脑正常发育会受到影响,出现地方性克汀病、听力障碍、智力损伤等,因此妊娠期妇女和哺乳妇女需要及时补充足量的碘。
孕妇及哺乳妇女应如何科学补碘?龙新枝建议,备孕期、孕期妇女和哺乳妇女除了坚持食用碘盐外,每周可摄入1-2次富含碘的海产食品,如海带、紫菜、贻贝(淡菜)等,以此达到良好的碘营养状态。
记者:王帆 通讯员:郭艳 蔡伟强 沈微微
◆编辑:吴玉珍◆二审:陈吉春◆三审:周亚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