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频道
“与其用替代品,不如让原配归位。”
发布时间:2025-07-18 来源:中山火炬开发区人民医院

5月的某个雨天,患者李先生在新房查看装修时滑倒,被铁性天线穿透鼻孔,左侧鼻翼约1.5cm×1.2cm的全层组织,连同深层血管被完全撕脱。急诊入院时,左侧鼻翼组织已脱离本体,创面血管损毁严重。

面对危急情况,中山火炬开发区人民医院美容外科主任肖添有突破传统思路,分析了相关修复方案:

一是原位移植。术后皮瓣存活恢复后鼻翼形态差异不大,但需要结合组织污染程度、血运等因素综合评估,存在皮瓣难存活的可能性较大。

二是耳廓复合物移植。形态最接近鼻翼组织,血运也不差,且取材方便,移植成功后满意度较高。

三是邻位鼻唇沟旋转皮瓣移植。存活概率最高,虽技术成熟却会造成术后臃肿,且易出现局部色差、轮廓生硬不对称等问题。

“与其用替代组织,不如让‘原配’归位。”

肖添有主任当机立断,经积极与患者及家属沟通后,首选 “原位移植”方案,并迅速指导患者家属找回脱落的鼻翼组织。

这一方案背后,是对技术极限的严苛挑战。鼻翼组织纤细精巧,供血血管直径仅 1毫米左右(约两根发丝宽),而手术的核心难点在于:“三层组织(皮肤、皮下软组织、软骨)手术最难的是复位固定,若不能精准复位且打包固定不好,就会产生组织错位,残存空间渗液,毛细血管网难以迅速重建,影响皮瓣存活。手术的争分夺秒,是皮瓣存活的关键。”

团队创新性采用 “三层立体修复技术”,在完全清创后,在显微镜下对皮肤、皮下软组织、软骨进行分层对位,如同拼接微型精密仪器。

更具突破性的是 “反包固定法”的应用——为避免传统固定方式过于压迫脆弱血管,影响皮瓣血运,团队将缝合后的线结一端缝线保留出来,再对称性地将所反折的各端包扎固定好皮瓣。压力可控适中,保证皮瓣固定紧而不过,为术后皮瓣血运供应打下坚实的基础。

历经近2小时的手术,撕脱组织成功“归位”,术后给予严格的伤口护理方案;术后2周拆除鼻翼打包封包,皮瓣存活良好;术后45天再复诊,患者的鼻部已无明显创伤痕迹。

“朋友都没发现我受过伤,鼻子的触感和原来一模一样。”

此次手术实现了“零替代”修复,为体表器官缺损修复提供了“原生组织优先”的创新范式,彰显了中山火炬开发区人民医院整形技术的前沿水准。

◆编辑:李靖◆二审:郑沛锋◆三审:周亚平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中山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山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中山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山网联系。
联系人:陈小姐(电话:0760-8823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