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频道
孩子为何总爱“挤眉弄眼”?
可能不是坏习惯,而是一种病
发布时间:2025-09-03 来源:中山日报


   黄圃人民医院儿科医生在接诊小患者。  通讯员供图

自家娃频繁眨眼睛、清嗓子、皱鼻子,越提醒反而越严重。近期,中山市黄圃人民医院儿科便接诊了这样的一个病例。

7岁男孩小杨一年多前开始频繁眨眼,后来发展成不由自主地清嗓咳嗽、耸肩。这些动作时轻时重,毫无规律,父母一度以为是结膜炎、咽炎,甚至怀疑孩子是故意捣蛋,批评指责反而让情况雪上加霜。

来到中山市黄圃人民医院儿科就诊后,儿科医生林泽太仔细观察并询问病史后,给出了明确诊断:这不是简单的“坏习惯”,而是抽动障碍在作祟,是一种神经发育问题。“就像电脑硬件信号偶尔会波动,这不是孩子的本意。”林医生形象的比喻,终于让焦虑的父母理解了孩子的“反常”。

为何会加剧这些症状呢?林医生提醒,开学带来的压力增大,常常是疾病加剧或暴发的诱因。针对抽动障碍及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约50%~80%的TD患儿同时患有ADHD),林医生采用“中西医结合、内外治联合”的个性化方案,来实现“1+1>2”的效果。

中医认为这两种疾病与“肝、脾、肾”失调有关,通过辨证论治,分型定制中药,从根本上调理体质,平肝熄风;再配合耳穴压豆、推拿等外治法,缓解症状,减轻焦虑;通过孩子整体的调节,从而改善睡眠、情绪;并以最低剂量西药结合中药,达到最佳疗效,逐步减少西药依赖。

经过2个疗程的规范治疗后,小杨的症状得到了显著改善,久违的轻松笑容重新回到了这个家庭。

林医生表示,抽动障碍(TD)及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是两种常见的儿童行为障碍。关键在于识别这些关键信号:TD表现为不自主、快速、重复的动作(眨眼、咧嘴、耸肩)或发声(清嗓、干咳、哼声),紧张时加重,放松或睡眠时减轻。ADHD核心表现为注意力难集中、过度活动和行为冲动(如易分心、坐不住、话多),严重影响学习和社交。

记者 李鑫 通讯员 关晓琳

◆编辑:吴玉珍◆二审:郑沛锋◆三审:周亚平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中山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山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中山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山网联系。
联系人:陈小姐(电话:0760-8823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