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山市第六人民医院组织召开会议,传达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中山市及火炬高新区干部大会部署要求,结合医院实际,研究制定具体落实举措,为“十五五”时期医院高质量发展谋篇布局、把舵定向。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张洪涛主持会议并讲话,医院其他领导班子成员、全体党员同志、全体职能部门人员参加会议。

张洪涛传达了中山市及火炬高新区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干部大会的主要内容。

张洪涛指出,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于今年10月20日至23日在北京举行,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是新征程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会议。全院上下要深刻领会全会精神,准确把握“十五五”时期的发展目标和重点任务,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

对于新发展时期医院的发展规划,张洪涛提出“五个要”和“五个提升”的具体部署:
“五个要”包括
一要强化党建引领,筑牢发展根基,坚持党对医院工作的全面领导,以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员思想,凝聚担当实干合力;严格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深化党风廉政与医德医风建设,严查医疗领域不正之风,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与干事创业氛围;
二要深化医改实践,激活治理效能,主动对接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要求,牵头推进区域医联体建设,构建科学分级诊疗模式;聚焦区域健康需求,打造疑难重症诊疗中心,提升区域医疗服务辐射力;
三要优化管理机制,提升运营效率,推进内部管理精细化,完善绩效考核体系,深化绩效薪酬改革,动态缩小同类型护理岗位人员收入差距;强化成本全流程管控,探索现代医院管理制度,激发医院内生发展动力;
四要实施人才强院,建强人才梯队,加大高层次人才、学科带头人及青年英才引进力度;推动医护人员赴国内高水平医疗机构进修,拓展人才国际交流渠道,构建高素质、多层次的医疗人才队伍;
五要推动中西协同,彰显特色优势,依托西学中班培训成果,发挥中医药特色,在慢病管理、体重管理、睡眠管理等重点领域,研发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案与技术规范,完善中医药整体发展布局。
“五个提升”涵盖
提升医疗服务质量,以基础培训、“三基”考核为抓手,强化医护人员诊疗思维、病案书写及诊疗技能,通过病例分享、手术技能比拼等活动树牢“质量优先”理念;依托ECMO技术应用与胸痛、创伤、卒中中心建设,提升急危重症救治能力,打造区域急危重症救治中心;深化人文关怀,推进适老化、适儿化医疗环境建设,优化患者就医体验;
提升学科建设水平,围绕“大综合、强专科”目标,在眼科、骨科2个省级重点专科基础上,培育更多市级重点专科与特色专科,扩大区域学科影响力;
提升医学装备管理,持续细化医用耗材全流程管理,加强医疗设备运维与效能监管,通过精细化管理挖潜增效,保障医疗设备高效利用;
提升医院管理和运营水平,系统梳理并修订医疗质量安全、绩效考核、财务等核心制度,明确部门职责,提升内部管理效率;强化成本核算与医保精细化控费,筑牢医院稳健运营基础;
提升对外合作与宣传,深化与暨南大学、深圳大学等高校合作,推进硕士研究生班教学,保障博士研究生班顺利开班;巩固与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骨科医联体合作成果;做强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争取升格为博士后工作站;扩容深圳大学教学医院基地硕导、博导规模,持续做好西学中班培训。
张洪涛强调,十五五时期,医院将继续以党的全面领导为根本保障,将党建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为卫生健康事业行稳致远筑牢政治根基与思想堡垒;以健康中国战略为引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锚定公立医院公益性本质与高质量发展的时代命题;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为突破口,探索现代医院治理新路径,为完善中国特色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贡献“医院智慧”;以对标粤港澳大湾区的医疗服务升级为抓手,践行“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理念,打造优质高效的整合型医疗服务体系,让群众共享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红利;以医教研协同创新为引擎,紧扣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在医学科研前沿与临床转化中突破攻坚,为医学进步筑牢人才与技术基石。
◆编辑:吴玉珍◆二审:郑沛锋◆三审:周亚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