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频道
“世界慢阻肺日”到来,了解这些有助于呼吸健康
防治慢阻肺 从远离烟草开始
发布时间:2025-11-19 来源:中山日报


   李华康(左二)正在查房。   通讯员供图

爬个楼梯喘半天、早晨总咳嗽,尤其患有慢性咳嗽或咳痰、有反复下呼吸道感染史或有接触烟草、烹饪燃料或职业危害等危险因素史的市民,应警惕慢阻肺。

11月19日是“世界慢阻肺日”,今年主题为“呼吸不畅,当心慢阻肺病”,旨在提高公众对慢阻肺病的认知和重视。11月18日,记者采访了市第二人民医院的医生,为市民开展科普。

■三大信号需警惕

“我国40岁以上人群慢阻肺患病率为13.7%,60岁以上人群患病率为27%,该疾病死亡率仅次于心血管病和癌症。”市第二人民医院结核二区副主任医师李华康介绍。吸烟是主要因素,空气污染也是因素之一。呼吸道感染、病毒也会增加患病风险。

咳嗽是该疾病的首发症状,其中晨间咳嗽较重,睡时有阵咳或排痰。咳痰为白色黏液痰或浆液泡沫性痰,严重时变脓痰。

“同时,患者容易出现气短气喘,比如以前能小跑,现在走快几步就感到气喘。”李华康表示,如果市民出现以上症状中的一种以及有吸烟史或粉尘接触史的,应接受一次肺功能检查。

“如果处于该疾病的急性加重期,市民不能硬扛,应赶紧去医院,及时止咳平喘抗感染。”李华康提到,而在疾病稳定期管理,则应该像管理血压一样管理呼吸,应戒烟、运动、规范用药。

■医生为患者支招如何“稳住呼吸”

李华康建议,在饮食护理方面,患者每日饮水量应多于1500毫升,可进食低糖、高蛋质、高维生素食物,同时避免进食产气食物。蛋白质以鱼、蛋、豆制品等为主,每日进食维生素C100毫克,维生素A500国际单位,可以新鲜蔬果、鱼肝油等为主。

患者应避免食用过冷、过热、生硬食物,避免刺激气管引起阵发性咳嗽。可少量多餐,避免腹胀和呼吸短促。

规范用药方面,患者短期按需应用以缓解症状,长期规律应用以减轻症状,切勿擅自增减药量和频率。同时,患者要正确使用吸入装置,确保药物有效吸入。

疾病稳定期应坚持长期氧疗,每日15小时以上持续低流量吸氧。患者可在每年9-10月接种流感疫苗,这是预防急性加重的“第一道屏障”。部分患者可以遵医嘱每5年接种一次肺炎球菌疫苗。

此外,患者每天可做10分钟“缩唇呼吸+腹式呼吸”,改善呼吸功能。

■市民应采取多方面措施预防

市民如何预防慢阻肺?

李华康提醒,首先市民应远离过敏原,坚决戒烟并远离二手烟,改善环境卫生,避免烟雾、粉尘和刺激性气体等吸入。同时要加强耐寒能力和机体抵抗力,可进行散步、太极拳、八段锦等温和运动。

市民可每日开展缩唇呼吸、腹式呼吸等呼吸训练3-4次,每次10-20分钟,此举可使膈肌活动度增加,达到改善呼吸功能的目的。

市民可优化室内环境,保持室温18-22℃,湿度50%-60%,定期开窗通风,并且要避免受凉,预防感冒。

“建议40岁及以上人群或患有慢性支气管炎等慢阻肺高危人群,应每年进行1次肺功能检查,尽可能及早发现慢阻肺并采取干预措施。”李华康表示。

记者 王帆 通讯员 胡宁

◆编辑:吴玉珍◆二审:郑沛锋◆三审:周亚平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中山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山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中山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山网联系。
联系人:陈小姐(电话:0760-8823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