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风吹不灭 大雨浇不熄
让奥运圣火不熄灭,冬奥火炬、火种灯、火种台这些“中山造”做到了
发布时间:2022-02-08 来源:中山日报

随着北京冬奥会的开幕,一大波国潮设计涌向人们的视野,引得大家直呼“真香”。其中,采用双飘带螺旋设计的奥运火炬,因其外观隽永秀美最为引人注目。但很多人可能不知道,本届冬奥会的部分奥运火炬和全部的火种灯、火种台都产自中山。这些承载着奥林匹克圣火传递的奥运器材,需要对抗风吹雨淋低温倾斜等各种恶劣环境条件而保证圣火不灭,那么,生产企业是如何办到的呢?2月7日,记者来到火炬生产企业广东合胜金属制造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合胜公司”)进行“探秘”。

故事

老“火炬手”接到“急任务”

广东合胜金属制造有限公司研究院院长易洪斌是一位老“火炬手”了,自2001年与火炬结缘,开启火炬器材的研发和生产,到今年已经21年,主持过近十次全运会、亚运会和奥运会等体育盛会的火炬生产。2008年北京奥运会,他还获得奥运火炬特别贡献纪念证书。而本届北京冬奥会,他再次作为带头人,带领合胜公司参与奥运火炬器材生产制造。

据易洪斌介绍,本次合胜公司承担了北京冬奥会火种灯、火种台、丙烷火炬及相关配套零部件等20多种器材的生产。其中丙烷火炬区别于开幕式现场使用的氢火炬,主要用于雅典奥林匹克圣火的取火和传递。火种灯则需要将圣火保存、运输至国内,以及在国内支持火炬传递,火种台则用来支持火炬传递仪式。

WB0207-17(2211712)-20220208102044_副本.jpg易洪斌介绍北京冬奥会火炬研发生产背后的故事

“我们于2021年6月接到北京冬奥会及冬残奥会用丙烷火炬及相关火种灯、火种台的生产任务,要求的交期是2021年9月20日。短短3个多月的时间完成火炬的制造到交付,时间非常紧迫。”易洪斌说本次交期时间是他接触火炬生产这么多年来最短的一次,也是合胜公司承接本次项目最大的挑战。接到任务后,合胜公司立即成立火炬生产转化团队,进行设计图纸的转化消化吸收、生产工艺、组装工艺、检测及试验方法、生产过程质量控制等的研究。为了保质保量地完成任务,易洪斌团队制定了详细的生产转化计划,并落实到每一天,每一件事情专人负责跟进,每周进行一次小组成员进度汇报会议。由于火炬的生产工艺和合胜公司平常的大批量工业化生产制造工艺有很大不同,有的零件如果按照平常的生产工艺,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很难完成,所以他们对每一个零部件进行了分析研究,包括采用什么样的工艺制造更加合理,选择什么样的供应商才能够保证质量和交期。

产品

抗18米/秒大风、-40℃低温、50毫米/小时大雨

本届北京冬奥会的火炬、火种灯和火种台的设计都非常漂亮,但对易洪斌团队来说,却大大增加了生产难度。

按照易洪斌给出的火炬参数,火炬的火焰高度应在200-300毫米范围,燃烧时间不小于10分钟;用风速不大于18米/秒大风吹火炬,火炬不应熄灭;火炬应能抵抗50毫米/小时的大雨浇淋,不熄灭;火炬从2米高度,水平、垂直跌落,燃料瓶和稳压装置连接不应脱落、松动;火炬在低温-40℃环境,点燃无异常,火焰无异常……一言概之,火炬需要应对各种恶劣环境条件,而保证奥运圣火不灭。

WB0207-01(2211680)-20220208102706_副本.jpg北京冬奥会的火炬、火种灯和火种台

在实际生产过程中,易洪斌团队通过试验验证发现火炬的内飘带和外飘带的连接有问题,由于火炬采用了螺旋上升的飘带结构,导致内外飘带的可靠连接非常困难,而且连接可靠性低,装配不方便。为了找到既方便装配又可靠的连接方案,团队的技术人员进行了几十种方案的讨论验证,最终找到了可靠有效的连接方案,并得到设计团队的认可。易洪斌介绍,此种连接方案,后来也被推广到氢火炬上使用。同时,在进行火炬的试验中,易洪斌团队发现用火炬钥匙开启稳压装置存在卡死和开启后不能关闭的现象,便立即从设计结构、材料、受力等方面研究分析原因,寻找解决方案,最终也成功解决了问题。

火种灯和火种台同样有着“苛刻”的使用要求。易洪斌介绍,本次火种灯采用戴维灯式结构设计,通过上灯座、玻璃罩、金属网罩将火焰与环境空气隔开,能阻断火焰传播的作用,不会导致火焰蔓延或爆炸危险。外观设计了璇飘带,排烟口在顶部,并设计了内外灯罩,内外灯罩之间设有导流通道,当风吹产生正压或者负压时,导流通道会泄压,这样就会减少对火焰的影响,抗风性能达到11米/秒的风速下火种灯不熄灭,他们实际测试达到18米/秒的风速不熄灭。在测试中,火种灯加燃油85克,静置2小时后,短时倾倒也不会出现渗漏油现象;在低温-40℃环境使用时不熄火;因为设计了合理的空气补充通道,在合适的火焰高度下燃烧充分,燃烧时长大于20小时。

因为火种灯需要从雅典运回国内,在飞机起飞爬升过程中,机舱内大气压力会变小,为避免燃料罐内外形成压差,易洪斌团队开创性地开设平衡孔保持内外压力平衡。为了验证火种灯的抗低压性能,他们还专程去北京有实验条件的单位测试了3次,结果满意。

仪式火种台的抗风性能同样需要承受18米/秒的强风吹不灭,能在-40℃的条件下正常燃烧,并保证火焰可观赏性。易洪斌介绍,火种台的出火盘采用高强度耐高温不锈钢冲压成型,并通过大型三维激光切割北京冬奥会的雪花纹路孔,表面喷涂上做了耐高温的中国红高温漆,采用合胜公司在燃烧器火盖多年的喷涂经验和技术,保证在长时间燃烧下,出火盘喷涂不会掉漆和变色。

生产

企业制造技术和成熟供应链提供保障

虽然经过了层层攻坚,但2021年9月26日验收日当天,易洪斌团队还是遇到了“惊险”一刻。当日,验收方发现火种灯在关门时,火焰会有闪烁,不够稳定,团队立即又进入“攻关”状态。“因为我们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所以这个问题很快攻克,就还是解决空气流通问题,维持气流平衡。”谈到最后时刻的“攻关”,易洪斌并不紧张,他反而认为问题发现得越多越好,这有利于他们及时解决,保证最后效果的稳定性。

WB0207-12(2211702)-20220208102644_副本.jpg媒体记者拍摄北京冬奥会火炬

2021年9月底至10月,合胜公司顺利完成了本届北京冬奥会全批次丙烷火炬、火种灯和火种台及相关配套底座部件的交付,公司总经理麦海湛长松了一口气。但易洪斌却表示,他没有很大压力,公司的制造技术、对火炬器材产品的理解以及供应链的成熟度上都有足够的保障,再就是合胜公司在燃气具行业耕耘了30多年,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所以顺利完成本次冬奥项目,“应该说是有充足的信心的。”

时间来到2022年2月4日晚,随着北京冬奥会主火炬的点燃并与雪花火炬台融为一体,本届奥运会圣火传递成功抵达终点站,麦海湛的一颗心终于落到肚里,易洪斌的火炬之旅也再添一程。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中山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山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中山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山网联系。
联系人:陈小姐(电话:0760-8823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