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信网络诈骗是近年来高发频发的新型违法犯罪。5月15日,中山市反诈骗中心通报了今年前四个月的反诈骗“战果”,全市公安机关共侦破涉诈骗案件1418宗,抓获犯罪嫌疑人1168人,破获案值超百万元案件6宗,其中一宗涉案高达6亿元。与之对应的是,两大重要指标诈骗警情同比下降了36.50%,电信网络诈骗损失金额数同比下降31.58%。
▍模式创新:从“零敲碎打”变为“兵团作战”
今年以来,中山市公安局以专制专,强化技术研判,通过新型研判工作室,获取深层次线索130余条,精准发现电诈窝点78个,有力支撑、服务一线打击工作,研判工作室负责人朱弘毅同志荣获2022年“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以中山市反诈联勤作战中心为核心,中山协调各警种部门,整合市镇两级反诈中心力量,形成“1+23+N”的全市反诈体系。建立大要案件“会审”制度,综合各类资源对案件开展攻坚,整合全市反诈警力,由“零敲碎打”变为“兵团作战”。四个月时间里,全市公安机关破案1418宗,抓获犯罪嫌疑人1168人,破获百万案件6宗。
启用“兵团作战”中,中山公安坚持打链条、断通道,深入推进“断卡”行动、“黑灰产”打击。今年以来共查获涉“两卡”违法犯罪嫌疑人1113名,共打掉涉嫌洗钱、APP开发、架设GOIP等团伙窝点80余个。4月底,中山公安机关成功在本地全链条打掉一刷单诈骗团伙,抓获犯罪嫌疑人6人,冻结涉案账户内流动资金达6亿元人民币。
▲石岐区公安破获刷单诈骗大案,冻结资金6亿元。
▍注重宣传:从“点上开花”到“点面结合”
反诈骗宣传可提高辖区居民对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作案手段的知晓率,是切实增强居民识别和防范电信网络诈骗意识和能力最有效的途径。
今年以来,中山公安组织民警、社区工作人员、志愿者在核查疫情的同时,进家庭、进学校、进企业、进社区、进乡村开展面对面宣传防诈骗工作。线上以“中山市反诈骗中心”微信公众号为主要载体常态化推送宣传推文,覆盖近200万粉丝;策划创作中山反诈品牌系列情景剧、微电影3部,借力抖音等新势力媒体投放,扎实网络反诈阵地。
今年来,中山公安线下共投放横幅海报等20余万份,在全市520块户外大屏、1.6万块电梯电子屏上滚动播放反诈标语、视频。针对单位企业负责人、财会人员、离异女性、院校在校学生以及外来建设者等易受骗群体,靶向推送反诈短信预警10万余条(次)。
为建立反诈骗宣传长效机制,中山公安广泛开展“无诈社区”“无诈校园”“无诈企业”创建活动。面对企业职工,重点加强财务会计、安全管理等关键岗位人员的宣传教育,筑牢源头防线。面对外来建设者,结合“三合一”出租屋清查行动及推广“粤居码”契机入户宣传。面对高校师生,结合入学安全防范第一课,组织社区民警、法制副校长进校宣教。
▲西区公安分局反诈宣传现场。
▍创新技防:“预警在骗时”转向“拦截在骗前”
“天穹反诈智能平台”是中山反诈骗的一大利器,依托这个平台,中山市建立了市反诈中心、镇街反诈分中心、派出所、社区(网格)四级劝阻体系,遵循“统一指挥、快速研判、精准推送、分类劝阻、属地处置”的原则,把研判预警信息形成5个等级工作指令实时下发,明确处置要求、反馈时限,实现“劝采宣”三同步,确保每条指令形成流转闭环。
具体策略中,反诈骗中心分析研究了中山2021年冒充公检法、冒充客服、网络贷款等电话类诈骗发案情况,发现受害事主接到境外电话后被骗的占比77.5%,境外电话是电诈案件的主要发生途径之一。自2月起,中山以联席会议平台推广利用运营商设置境外号码拦截工作,推进无境外通话需求的人群全面设置拦截,用好“关键一招”反制。
截至4月30日,中山120余万群众手机号设置境外号码拦截,中山冒充客服、网络贷款诈骗发案分别同比下降27.73%、60.44%,冒充公检法诈骗仅同比上升0.1%,技防取得明显效果。
▍系统治理:“专项治理”升级“综合治理”
今年四月,国家五部委发声重拳打击电信网络诈骗,开展综合治理。中山市充分发挥中山市联席办作用,加强与三大通信运营商协作,积极开展涉诈风险防范、犯罪线索传递,严格执行“实名+实人”规定,把好新办号码入口关。
在银行账户监管方面,中山市联席办加强与人民银行、银保监等部门沟通,推动加强安全监管,完善监测处置机制。人行中山市中心支行强化账户业务全过程管控,组织银行机构开展存量账户风险全面排查和强制销户,组织全市银行对新开户客户签署《告知书》。
依托警银、银企融合,中山公安加强涉诈重点人员排查。采取互通情报形式,抄告各银行及通讯运营网点,对涉诈重点人员名单、高风险名单暂时采取限制开卡业务。对已核实涉案的307名涉及“两卡”人员,依法提请采取惩戒措施。
市公安局反诈骗中心有关负责人说,接下来,中山反诈骗将重点做好四个方面工作:一是持续完善管理制度;二是继续开展专项治理;三是保障用户权益;四是开展协同共治。通过持续推进反诈攻坚行动,奋力夺取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的新胜利,为全市创新市域治理工作再上新台阶贡献中山反诈力量。
◆中山日报社编发中心
◆文: 记者 卢兴江 通讯员 李亦腾
◆图: 通讯员 提供
◆编辑: 侯海影
◆二审: 蓝运良
◆三审: 吴森林
◆素材来源:中山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