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侨村行⑬ | 左步村:山河远阔星辰璀璨 生生不息光彩依然
发布时间:2022-10-10 来源:中山+

从高空俯瞰左步村,风吹稻浪簇拥着蜿蜒的街巷,延伸至山脚,村落成扇形状分布。“扇柄”处是村里600多年历史的风水林,远远凝望着左步村民的繁衍生息;祠堂、民居、庙宇夹杂着簇新的洋楼镶嵌稻田中,成为“扇面”上点缀的纹饰。这是一座岭南大地再普通不过的乡村,却因为孕育出首家民族资本企业的创办人方举赞、粤路公司总理欧赓祥、中国机车第一人孙锦芳、一代名伶阮玲玉、漫画大师方成等名人而气质非凡。600多年来,广府人、闽南人、客家人、疍家人汇聚于此。伶仃洋畔,在海洋文明的熏陶下,一代代左步人走出小村,走向世界。

1912年,辞去临时大总统职务的孙中山先生回南朗左步谒祖,让这个村庄在历史的长河中闪现微光。百年间,一个个独立又精彩的灵魂前赴后继,书写了一座小村的传奇。如今,拂去历史浮尘,时光雕刻的印记逐渐清晰,越来越多人循着闪闪发光的名字来到这里,亲近自然,触摸人文。乡村振兴春风浮动,多元文化相互交融,续写了生生不息的左步故事。


左步村全景。记者 余兆宇 摄

【侨乡往事

走出左步书写历史

孙中山让翠亨村举世闻名,但在南朗,“翠亨出生,左步祭祖”才是伟人故里的真实写照。在左步村双壮孙公祠,南朗统侨办副主任林显杨指着山墙上的一副对联说:“这副对联,就是孙氏一族在左步村开枝散叶的概括。”

顺着他手指的方向,红底黑字的对联映入眼帘:“寻根无别处须知莞水至香山正统开基叶散四海五洲难忘孙氏宗祠,史册有标明毕竟革命路坎坷伦敦遇险总理一家数代同称左步头人。”


进入村牌坊后,一条水泥宽道直通村里。记者 余兆宇 摄

据孙氏族谱记载:孙中山的远祖孙民章(常德公)是在元末因避战乱,先从江西宁都到南雄,再随东莞伯何镇迁居东莞的。其四世孙孙玄从东莞迁香山县。孙玄的长子孙缔儿,后世尊称为“乐川公”即左步孙氏的始祖。次子孙缔宗(乐南)即是涌口孙氏的始祖,后涌口孙氏后人再迁入翠亨村。由于涌口村已无孙氏后人,左步村的孙氏大宗祠就成为左步孙氏和翠亨孙氏共同的家祠。在双壮孙公祠牌位的左边,立着一块石碑,上面镌刻着《双壮祠碑记》:“人之有祖则水之有源树之有根,本祠初建乃数百位文字辈德高望重者,远涉重洋至三藩市当矿工,掘出第一桶金,当衣锦还乡,尊祖敬宗之心油然而生,同时往东莞修建雍睦堂……”

短短的几句话却记载了一段华侨充满血泪的奋斗史。“碑文里‘数百文字辈’孙氏族人就是左步最早走出国门的,他们当年冒死去三藩市淘金,衣锦还乡的都要回到宗祠感恩祖先的护佑。”林显杨说,十八世纪四十年代,美国东岸发现了金矿,以三藩市为起点,沿沙加缅度和向北,再向东一直延伸到内华达山脉的庞大金矿需要大量的劳动力,殖民者和资本家把目光瞄准了中国,而位于伶仃洋畔的香山县成为首选。彼时,民不聊生的珠三角地区被“金山梦”所搅动,人们奔走相告,卖地举债也要赌一把未来。

“1850年,太平洋邮轮公司的‘大共和’客轮,高悬着黄龙旗和星条旗,满载来自香山等珠三角地区的2000名华工,由香港出发,经过两个多月的航行抵达圣弗朗西斯科,成为第一批到达加利福尼亚的华工。”在中山日报前总编辑郑万里的报告文学《山河血脉:左步人的百年家国梦》里记录了这样的历史。历经千辛万苦,率先达到加州的淘金者风餐露宿,出卖苦力,冒着生命危险得到了足以使其富贵的金沙,他们回乡盖房买地,兴办实业,修缮祖祠,体恤乡里,成为令人羡慕的“金山伯”。然而外出拼打九死一生,荣归者毕竟少数,“许多左步人出去后就杳无音讯,孙中山的两个叔叔孙学成和孙观成就是随着淘金潮去了美国,而后再没声息。”林显杨介绍说。随着华工日益增多,刺激了美国的失业者,排华浪潮又让孙氏族人改变了出洋的方向,他们来到地广人稀、气候宜人的檀香山。孙中山的哥哥孙眉,就是在南朗人又一次出洋的客轮中,跟着崖口村的舅舅杨文纳与族亲孙梅生、孙赞生、孙玉生等一同前往檀香山,而后施展自己的抱负,白手兴家开荒做农庄,大规模发展种植业和养殖业,成为“茂宜王”。历史学博士、教授、中山市社科联原主席胡波认为,如果没有孙氏族人远涉重洋的开拓,就没有后来的孙中山。孙眉第一时间把孙中山接到夏威夷当地最好的学校读书,之后又把自己一半的财产划给孙中山作为成立兴中会革命之用,为了支持孙中山先生的革命事业,他倾其所有,在后来孙中山的革命阵营里,香山人都是鼎力支持的那一群。“所以当时已辞去临时大总统职务的孙中山回到香山省亲,专程回左步孙氏宗祠谒祖。”


左步村一隅,老侨房林立。记者 余兆宇 摄

左步村外还有“左步”

在左步村聚集的孙姓族人,数百年来以外出谋生为传统,继承敦亲友爱、阖族团结的祖训,能人辈出,在国内乃至海外开枝散叶。其中代表人物有被称为“中国民族资本机器企业第一人”的孙英德,带领左步宗亲远赴唐山、首开中国近现代铁路之源的孙锦芳等,他们都为我国近现代民族企业及工业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然而,与左步村有关的历史名人又何止孙家人。在这个六百多年历史的小村中,除了孙家,还聚集了欧、阮等宗族,在左步人文历史展览馆,中国第一家民族资本企业创办人方举赞、粤路公司总理欧赓祥、影星阮玲玉、漫画家方成以及革命家欧初等历史名人的故事都诉说着这片土地的神奇。


左步村的瞻祖亭和孙氏大宗祠。记者 余兆宇 摄

曾担任南朗镇(后改为街道)宣传办主任的梁汉云在左步村驻村多年,对于左步的一草一木熟稔于心,他带领随行人员来到位于左步村凤凰二巷的一片空置的居民区,20多间民宅区规划齐整,无一例外均装饰大量富有岭南特色的木雕、砖雕、灰塑、石雕、墙绘等,虽然人去楼空,但一砖一瓦都诉说着一代人的奋斗历程。

梁汉云说,这些房屋的主人,适逢鸦片战争之后的淘金潮,怀揣着改变命运的梦想,走南闯北,有的远涉重洋,有的奔赴十里洋场,有的北上干实业,他们中的部分优秀者出人头地,将左步乡亲带出了左步,如以孙锦芳为代表的孙氏楷模,带出了孙氏族人300多名,至今在唐山新华道附近还有一个以左步孙氏为主体的街巷叫孙家大院;以欧赓祥为代表的欧氏楷模,因其担任粤路公司总理,按照靠铁路吃铁路的老观念,欧氏族人多在铁路部门工作。“他们是左步创业的一代,虽然后来都成为工业社会的受益者,在异国他乡定居生活,但是骨子里依然将荣归故里、光宗耀祖视为人生奋斗的最高价值。翻盖祖屋成为他们最重要的事情,虽然高堂瓦舍建起,但自己和后代也已经扎根他乡,再也回不来了,他们把左步人的奋斗精神播撒向远方。”


村里凤凰二巷的一排侨房。记者 余兆宇 摄

而在胡波看来,左步人走出去是地缘、人缘和时代的必然选择。“香山人只有走出去,才能创造历史。数百年来,中西文化这里交融碰撞,本处于中华文化边缘地带的香山人,接触漂洋过海的西洋文化,直接、具体知晓了西洋人的船坚炮利、凶狠蛮横,也知道了西洋人怎么穿衣吃饭、起房造屋,怎么航海经商、传教育人,香山人勇敢而睿智地取西洋文化之长,补中华文化之短,学外语、当买办,出洋留学、经商,闯荡出一片新天地,在中外贸易与文化互动中开风气之先。”胡波表示,正因为香山商人群体跟外国人打交道比较早,他们在环南海世界,形成了一个网络,上海开埠之后,香山人跟着英国人去了上海经商,后来形成了四大百货公司。在京津唐地区,亦是如此。以唐廷枢、孙锦芳为首的香山人实业救国,又带出了一批香山人,而在檀香山,香山人也人数众多,这与孙中山先生以及同乡网络密不可分。他们站在了世界的舞台上,刚勇好强,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抱负,改变了人生命运,也带回了大量的钱财和洋货,将国外的观念和文化,从建筑装饰到生活方式,从民俗人情到思想觉悟,方方面面的“先风”影响了更广范围里的香山人。

中山市博物馆新馆展陈大纲负责人、中山大学历史系教授刘志伟接受记者采访时曾表示,香山文化是一个大世界的概念,它是随着近代大航海以后世界体系发展而来的,孙中山和他的同乡最早被拉进了这个体系。香山人就成了一个更广大的世界的主人,从这点来说,是香山人把上海带进了近代社会,是香山人引领中国走进近代社会。


左步人文历史展馆。记者 余兆宇 摄

【传承之路】

回到左步开拓新天地

有的人出走再也没回来,有的人回来就再也没出去。在如今靠近龙穴村的鸡头角附近,有一片被人称之为“七倾围”的田地,700亩的稻田阡陌纵横,延绵至远方。“这是夏威夷华侨欧开宏回乡建设的成果。”梁汉云介绍说,“中国革命空军之父”杨仙逸曾在夏威夷生活过,其父杨著昆是夏威夷的“糖业大王”,欧开宏就在他开办的糖厂做工,学习制糖技术,后来他自己创业,从士多店开始做到了商行老板,但他始终惦念故乡,便卖掉夏威夷的公司和家产,携家眷回到左步,联合几位归侨成立联安公司,建设家乡,围海造田,而后在故乡终老。

“这里本是一片滩涂,联安公司没有工程师,就土法上马,聘请一众疍家人用渔船搬运沙石泥土,经过三年奋战‘打围’,将大围合堰,而后租给佃户种植,直到现在已经是良田百亩。”梁汉云介绍,虽然欧开宏后来成为了地主,但在困难时期,他经常开仓放粮给贫苦村民,谁家子弟考学,他也经常资助学费。


左步村老侨房。记者 余兆宇 摄

左步村侨房很多,碉楼却极少,喜欢摄影的梁汉云对一座保存完好的三层碉楼及它的主人欧仁普格外熟悉。“欧仁普是从加拿大回来的华侨,他在南朗经营一家五金铺子营生,在抗日时期,他把自己的儿子欧章送到五桂山打游击,还经常组织各个商家为抗日捐款,每月集资500港元给欧初的部队,铺子也成为游击队的联络点,是一名爱国华侨。碉楼本是他夏威夷的二叔欧正平和二弟欧仁照委托他建的,但后来一座被拆除,另一座改成招待所留了下来,亲戚不回来,老人家早已不在世了,碉楼就给了后代。”

青年侨二代回乡创业

时光轮转,从海外回到左步的还有如今的“侨二代”。“我是南朗左步书屋的创办人徐家杰,是一名土生土长的左步人,2019年,在智利学习生活了两年的我回到家乡,在家人的建议和帮助下,本着丰富我村文化底蕴、建设美丽家乡、提倡阅读、弘扬社会正能量的初衷,于2019年创办了左步书屋并免费对外开放……”在左步稻田边的玻璃书屋,每一位前来打卡的游客都会看到在书屋外墙上的这一块“屋主寄语”。智利——南太平洋边最狭长的国家,混合着湿润的海风,瞬间因为书屋的出现变得可以触摸。

为什么回来呢?不光前来读书打卡的游客会打听,村里的三姑六婆最初对徐家杰的选择也有疑惑:是不是吃不了苦,还是无法适应?这片土地上的人们从来不惧辛劳,先辈们跨越大洋,走向“金山”,筚路蓝缕,换来了源源不断的外汇。时至今日,仍然有许多乡亲散落世界各地,躬身于中餐馆里、唐人街上,只为有一天荣归故里盖起高楼,徐爸爸就是其中之一,年轻时听说在南美洲做中国菜赚钱快,就带着妻子告别孩子和父亲,前往陌生大陆,一头扎进了圣地亚哥的厨房,起早贪黑,在一份份炒饭中积攒未来的希望。

想到人生地不熟,未来都走不出这厨房,走不出父亲的视线,徐家杰心灰意冷,加上从朋友那里了解到中国的发展一日千里,他迫切希望回到家乡大干一场。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工程的推进,左步村日新月异,村容村貌发生了巨大变化,但是村里却没有个像样的地方给孩子们看书或做作业,回到左步的徐家杰便萌生了“想为村里做点事,建个共享书屋”的想法。他和姑姑说干就干,从选地址、开荒,到建玻璃房、种树绿化……前后只用了不到3个月的时间,很快便建成了绿树掩映下漂亮的玻璃书屋。

与很多大城市里的网红书店相比,书屋并不大,藏书量大约有5000多册,其中大部分是徐家杰个人投入的,另一部分则来自社会各界的捐赠,书籍的类别主要包括科普类以及文学类,涵盖少儿和成人读物。每天都有很多游客们慕名来到这里,俯首书海遨游,抬头窗外阡陌田畴,被大自然温柔拥抱。书屋频繁登上各大媒体的版面,而通过社交媒体,书屋也成为中山文化建设的一张品牌,各类关于乡村振兴的经验交流分享现场会都定在左步举办,党建活动、亲子互动、团建拓展纷纷选择左步书屋。


村里的环境清雅优美。记者 余兆宇 摄

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在徐家杰身上看到另一种可能,有原来在广州打工,后返回家乡做煲仔饭的,有大学生回家开咖啡屋的,还有做左步村文创产品的。如今的左步,川流不息的游客来到这里,或走进书屋喝一杯咖啡、捧读书籍,或走到书屋外大片大片的农田,在田埂上放风筝、拍照片,观看稻谷及各类植物,欢声笑语与稻田融为一体。黄昏时分,村民在田埂上散步就过来书屋坐坐,拉拉家常,徐家杰已无须事必躬亲,没事就在村里转悠,和人聊天,“这种感觉像回到了小时候……”徐家杰经常对朋友说。

【侨村振兴】

文旅融合发展,左步光彩依旧

在刚刚过去的“十一”旅游高峰期,左步一天接纳超过1万名游客。过去五年,左步充分利用优美的自然资源和丰富的人文资源,发展特色乡村文旅产业,亲子游、研学游、户外拓展、餐饮、民宿、画廊、文化展览馆……各类新业态正在左步村不断涌现,依靠文旅融合发展,左步已成为大湾区乡村振兴的样本。


左步村风貌。记者 余兆宇 摄

在3A旅游景区成立后,左步村“两委”率先统筹了村内的空间资源,把零碎的土地整合为景区物业发包竞投,使村集体有了第一笔可观的旅游经营收入,并建立了持续性的收入机制。在村口处的左步市场,一排排整洁统一的木色古韵摊位车有序地分布在村道两侧,干净平坦的路上,不时可看到三两游客骑着景区内的黄色观光车欣赏沿途乡村景致。

左步村党支部书记林庆标说:“曾经,先人们走出伶仃洋来实现家国梦,如今却是我们走向伶仃洋,建设自己的家园。左步村处在大湾区最有利的位置,我们的定位就是把左步建设成为大湾区的文旅古村落,通过古建筑复原、创意产业、环境整治、提升服务,实现农村增美,农业增产、农民增收,让人文左步光彩依旧。”

 

往期回顾↓

侨村行⑫ | 崖口村:桃源依旧在 鹭舞禾田间

侨村行⑪|翠亨村:世界潮流正浩荡,时代壮歌任纵横

侨村行⑩ | 大岭村:纵横捭阖民族大义,崇文重教救国献策

侨村行⑨ | 沙边村:百年百碉抒侨韵,烟火气里忆经年

侨村行⑧ | 濠头村:文阁观潮看世界 青云晚眺赤子心

侨村行⑦ | 张家边:天地远行客 相思情未了

侨村行⑥ | 大环村:风清月白饶生趣 水绕山环极大观

侨村行⑤|上塘村:侨房有“千面” 齐诉桑梓情

侨村行④|北台村:阡陌闾巷聚英雄 百年侨房诉衷肠

侨村行③|沙涌村:侨情深远绵长 古村再焕新生

侨村行②|寮后村:几许云烟来去,最是侨乡清歌

侨村行①|曹边村:侨韵犹存世 遗珍绽芳华

【统筹】苏小红 冷启迪
【采写】记者 冷启迪


编辑 侯海影  二审 朱晖  三审 陈浩勤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中山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山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中山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山网联系。
联系人:陈小姐(电话:0760-8823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