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山市委党校“第二课堂”开讲,为干部注入“文化力量”
发布时间:2024-05-25 来源:中山+

来源:中山手机台

近日,中共中山市委党校举办“优秀传统文化第二课堂”。活动以“非遗文化承古韵 文化自信强根基”为主题,来自粤藏两地的130多名学员,“变身”节目策划者、设计者、表演者和讲解者,轮番上演中山非遗文化传承、藏族传统歌舞展示、国学经典诵读等10个精彩节目。

学员们在沉浸式体验中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文化认同,坚定文化自信。活动现场还实时转播到3000公里外的西藏工布江达县,加强粤藏两地干部的文化交流。

中共中山市委党校举办“优秀传统文化第二课堂”。通讯员供图

10个精彩节目轮番上演
展现粤藏两地优秀传统文化

“醉龙舞是古代中山民间特有的舞蹈,源起宋代,盛于明清,是农历四月八浴佛节祭祀后举行的巡游活动。”

“青稞酒传承了400年,兴盛不衰,誉为‘高原明珠’,再配上悦耳的‘敬酒歌’,青稞酒更加格外香甜、美满。”

……

在本次“第二课堂”活动中,来自中山的党员干部学员,表演了西区醉龙舞、坦洲咸水歌、沙涌马家枪、起湾金龙等代表中山本地特色民俗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节目。

来自西藏的党员干部学员,展示了《太阳升起的部落》《那曲锅庄》《敬酒歌》等代表西藏传统文化的歌曲和舞蹈。现场还进行了《中华家风诵》、中国古诗词经典诵读,演唱脍炙人口、代表广府文化的经典歌曲,带来一场传统文化盛宴。

学员展示中山非物质文化遗产“起湾金龙”。通讯员供图
西藏学员演唱《敬酒歌》。通讯员供图

“我们准备了3个具有西藏特色的节目,展现了工布江达干部的风采,今天活动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多元性和包容性。”在活动现场观看了中山学员的表演后,西藏工布江达中青班班长晋美赞不绝口。

“‘第二课堂’活动,让我们近距离接触、亲身学习体验中山非物质文化遗产,并通过观看西藏干部表演的节目等,对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了更深刻认识,对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有了更全面理解把握。”中山市科级任职培训班学员、中山市南区城市建设和管理局局长郑绍永介绍。

创新党校教学模式
打造“沉浸式”第二课堂

近年来,中共中山市委党校创新教学模式,通过开设“第二课堂”的方式,加强党性教育、传播文化、立德树人。

除了这次表演活动,市委党校还开设以“从党的发展历程中坚定中医药文化自信”“八段锦与中医保健”等为主题的中医药文化课程,着力打造中山传播中医药文化、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重要平台,并举办篮球赛、趣味运动会、“最美校园摄影比赛”、端午节包粽子民俗体验活动等。

“学员在党校不仅学习到党性教育的专题课,还通过‘第二课堂’近距离接触并感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锻炼团结和拼搏意志,提升感知美的能力等。”市委党校相关负责人介绍,市委党校希望在活动中,进一步增强学员的文化自觉,坚定文化自信,更加积极投身到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中。


编辑 侯海影  二审 陈彦   三审 程明盛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中山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山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中山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山网联系。
联系人:陈小姐(电话:0760-8823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