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视角下的抑郁症:阴阳失衡与治疗策略
发布时间:2024-09-27 来源:中山市第三人民医院

抑郁症是以心境低落、兴趣减退、快感缺失为核心表现的精神性疾病,如患者口中常常说“我高兴不起来”“活着没意思”“我想死”“做任何事情都提不起劲”等等。多数负面情绪长期得不到排解,占据了内心的情感体验,影响了生活、工作、学习,就成了一种疾病,这就是抑郁症。

中医学没有“抑郁症”病名,其属于情志病范畴,《伤寒论》和《金匮要略》等古籍中提到的“郁病”“脏躁”“百合病”的症状与其相似。当代医家多认为本病性质属形神共病,临床过程往往以五志异常为先,渐及脏腑气血津液功能及形体改变。

抑郁症的中医理论

中医讲究整体观,认为形神一体。即肉体为精神的承载,而精神又主导肉体的功能,二者合一才能称为“人”。人体又通过气、血、阴、阳等因素的动态平衡来实现基本的活动,以及与天地自然间的能量交换,气的运行不止,人的生命不息。如果当人体的气机调节功能出现异常,气机郁滞,则会导致机体阴阳失衡,昼夜节律失调,继而表现出精神的紊乱,最终发展成神志病,如抑郁症、失眠等。

总的来说,抑郁症是一种复杂的心理疾病,治疗需要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从中医的角度来看,气机郁滞,阴阳失衡是抑郁症最基本的病机,故会通过理气解郁,平衡阴阳等方法来促进身心健康的平衡,从而缓解抑郁症症状,恢复患者的健康。希望患有抑郁症的朋友能够及时就医寻求治疗,早日康复。

中医的常见分型治疗

1.气机郁滞型此类患者病情较轻,常表现为精神抑郁,情绪不安,胸胁不舒,妇女出现经前乳房胀痛、痛经等,舌苔薄白或腻,脉弦。可用王清任的癫狂梦醒汤加减,以理气化痰。若肝气郁结较甚,气郁化火,可配合用丹栀逍遥散加减。

2.痰气郁结型此类患者多有口干苦或口中黏腻,咽喉不适,如有炙脔,脘腹胀满呕恶,痰多,大便干或黏滞不爽,舌胖大苔白厚腻,或黄厚,脉滑。方用十味温胆汤加减化痰宁心。可以再配合有化湿和胃之功的药物如菖蒲、竹茹等。

3.气滞血瘀型此类患者多见面色青白,唇暗,两目黯黑,舌质青紫而暗,有瘀斑或瘀点,脉细涩不宁。可用膈下逐瘀汤加减。临床中“郁病”多为慢性病程,基于“初病在气,久病及血”理论的指导,膈下逐瘀汤可行气活血,又可疏肝解郁,达到标本兼治。

4.心肝血虚型临床多见有记忆力减退,心悸,头晕,目光呆滞,颧红,舌红,苔少或剥脱,脉细数或虚浮无力。方用天王补心丹加减、睡眠不佳可配合酸枣仁汤。中医调理此外,“郁病”患者伴随的睡眠不足,纳差纳少,加重了劳气伤神、暗耗精血,因此,患者睡眠的阴阳平衡和脾胃功能的调理也是治疗中不可忽视的一环。故可加入酸枣仁、柏子仁、合欢皮等宁心安神药,以及砂仁、焦三仙等健脾化食。


编辑  陈彦  二审 谢琼  三审 苏小红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中山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山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中山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山网联系。
联系人:陈小姐(电话:0760-8823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