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8日上午,记者在位于五桂山街道的中山立达金属制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立达公司”)园区里,看到一辆辆货车整装待发,即将前往深圳盐田港口,而后奔赴美国、南美、欧洲、东南亚等地。公司董事长罗云介绍:“今天共有三个货柜的床垫要发走,我们在海外是通过网络平台销售,与消费者直接对接,几乎每天都卖断货。”
组建一支200多人的跨境电商团队
立达公司的床垫生产车间里,一片繁忙有序的景象。智能生产线设备有序运转,大而厚的海绵垫经过自动生产线裁成不同型号的床垫,由传送带平稳输送,经过压缩、包装、压跺等程序堆放到仓库里,工人再进行最后的搬运整理。在这里,每天约有3000张海绵床垫被生产出来,源源不断地送往市场。

“立达产品的主要市场是海外。每天至少有三个货柜,从中山出口销往海外各地。目前我们在各大境外线上平台上的订单不降反增,甚至是年前出货量的三四倍之多。”看着眼前飞速运转的自动化生产线,罗云介绍说:“现在的自动化生产程度是90%,封箱包装这个环节的自动化设计我们还不太满意,还在构思优化中,如果全部实现自动化,公司产能还会进一步突破,可以满足广阔的市场需求。”

从1997年在中山开工厂做海绵材料起家,到去年8月来到五桂山街道发展,罗云带领立达公司不断成长。“我们在中山五桂山、阜沙,佛山、江门鹤山都有工厂,五桂山这边主要是做海绵床垫。”罗云说,近两年来,海绵床垫按照传统外贸的路径,压力重重,必然要找到一条出口的新路。
早在去年七八月,罗云便着手组建一支200多人的跨境电商团队,直面海外市场庞大需求与国际贸易潜在风险。跨境电商团队在广州和深圳,为海绵床垫的出口开拓跨境电商出路。
多品牌“抱团”拓市场
值得一提的是,罗云组建的跨境电商团队不仅销售自家产品,还整合联速·立达智能制造园的其他商家产品一同销售,帮助其他外贸企业拓宽了销售品类与渠道。目前,团队正积极打造独立网站,未来消费者可通过小程序便捷下单,进一步提升销售自主性与消费体验。在品牌策略上,立达公司申请了20多个自主品牌用于海外销售。这种多品牌分散策略,有效分散了贸易风险,规避了单一品牌在关税战等贸易摩擦中可能遭受的集中打击。
“如今,从A端床垫的智能制造到打通出口贸易路径,再到跨境电商超20个床垫品牌运营,我们已经走出了‘床垫厂家直销+跨境电商’的路径。”罗云意识到,品牌要想活得长久,还是要将销售渠道牢牢握在自己手中。

立达公司董事长助理封世华说,公司很早就布局C端,对于消费者来说没有中间商赚差价。对于公司在物流方面,虽面临海运物流费用高、网络销售平台抽成等情况,但通过成本优化与产能提升,仍保证了一定利润空间。
在床垫生产及跨境电商领域持续深耕,让立达公司在行业中逐渐站稳脚跟。罗云表示,目前产能仍在优化提升,今年第一季度已经售出十几万张床垫了,预计今年营收超过3亿元。
展望未来,罗云信心很足:“随着全球健康意识的提升,未来的床垫消费市场很大,我们将继续增加优化生产线,开拓海内外销售渠道,争取5年内将公司年产能突破1000万张。”
【统筹】查九星 张房耿 徐钧钻
编辑 王欣琳 二审 魏静文 三审 查九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