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短视频“副作用”正在悄悄改变你的大脑
发布时间:2025-06-20 来源:中山市第三人民医院

你有没有这样的体验:

本想刷10分钟短视频放松一下,然后去看书。

结果一抬头,两小时过去了?

明明只是随手几下,却像被吸进屏幕里,回过神来才发现,原本计划读的书一页没翻,要做的事一件没动。

短视频的魔力,就像一包停不下来的薯片:一口接一口,饱了却还想吃。但长期沉迷,可能真的会让你的大脑悄悄“抗议罢工”。

过度刷短视频会产生“副作用”

①注意力碎成“二维码”

短视频的“15秒高潮”设计,像给大脑注射“快乐速效针”,频繁切换内容会让大脑逐渐习惯了快速刺激。结果便是——看一本书就像“马拉松”——翻几页就忍不住想摸手机,连稍长的电影都忍不住快进。就像是,长期吃流食喝粥的人,突然要啃硬骨头就会牙酸。

② 选择权被算法“绑架”

你以为自己在选视频?其实是大数据在替你选。越刷,推荐越精准,最后像掉进信息茧房,看到的全是同类内容,视野越来越固定,世界越来越小,主动思考的能力也会退化。

快乐阈值越来越高

刷视频时哈哈笑,放下手机却莫名空虚。长期习惯了快速即时快感,逐步拉高了快乐的“门槛”,现实中需要努力坚持的普通小确幸——比如读完一本小说的成就感,反而变得“没意思”“没吸引力”了。就像吃惯重口味火锅的人,觉得清炒时蔬“没味道”。

还是想刷视频?试试这三个办法

① 限时+隔离:给手机“上锁”

用“闹钟”或“屏幕使用时间”等功能,给短视频APP设定使用时间限制(如,单次使用不超过15分钟「相当于大多数人的专注力周期」,每天不超过1小时)

需要专注时(如,深度阅读),直接把手机放到另一个房间,来场“物理隔离”。就像减肥时把零食锁柜子里,看不见可能就不想吃了。

② 主动打破+工具化使

 定期清空浏览记录,故意给不感兴趣的内容点赞,让算法“懵圈”“失策”。

把短视频当“搜索引擎”用:查菜谱、找旅游攻略、学手工技巧。

③ 明确角色:零食≠主食

允许自己累时刷几个视频放松,但设好边界。

每天留出“无短视频时间”:深度阅读、运动健身、线下社交等。

特别提醒:逐渐失控时需及时求助

如果出现以下情况,可能需要专业帮助:

①总是刷到半夜凌晨之后,白天补觉,昼夜颠倒;

② 不刷视频或被临时叫停,会烦躁、发脾气、坐立不安,甚至出现争吵、破坏或危险行为;

③因刷视频明显影响日常学习、工作、生活的节律和效率。


编辑  周闪雨  二审  陈彦  三审 查九星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中山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山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中山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山网联系。
联系人:陈小姐(电话:0760-8823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