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神器”还是“健康陷阱”?揭开“聪明药”的真面目
发布时间:2025-08-01 来源:中山市第三人民医院

最近一条新闻让不少家长坐不住了:为了让孩子冲刺高考,一些父母开始给孩子吃所谓“聪明药”。据说这种药能提升记忆力、专注力,让孩子学习效率翻倍,成绩直线上升......  

真有这种“神药”?

今天,我们就来揭开“聪明药”的真面目,看看它到底是“学霸神器”,还是“健康陷阱”!  

“聪明药”到底是什么?

这些所谓的“聪明药”,其实是用来治疗多动症、嗜睡症等特定疾病的处方药,属于能强烈刺激大脑的兴奋剂类药物。这些药物主要是通过强力刺激中枢神经来起作用,它们仅限于特定疾病患者使用,比如多动症的孩子服用后能提高专注力,嗜睡症患者服用后能保持清醒。  

 健康人吃“聪明药”?风险远大于好处!

健康人服用这些药物,短期可能会感觉“注意力更集中”“熬夜也不困”,但实际上—这不是变聪明,是药物在强行刺激大脑!(好比透支信用卡)

1.可能产生依赖,不吃就学不进去 

这些药物属于中枢神经兴奋剂,长期服用会产生依赖。一旦停药,可能出现注意力涣散、情绪低落,甚至比原来更难以集中精神。已有真实案例,有高三学生偷偷吃“聪明药”,一开始似乎效果不错,但停药后成绩不升反降,还出现了焦虑、失眠,最后不得不休学调整。  

2.健康风险不容忽视

缺乏医生专业指导,滥用“聪明药”,还可能存在健康风险

扰乱精状态:失眠、情绪波动,甚至焦虑或抑郁

认知功能受影响:可能出现记忆力减退、思维混乱。长期大量滥用,可能导致心跳加速、血压升高等问题。

(注意:这些风险主要针对健康人群滥用的情况。对于确诊ADHD等疾病的患者,在医生指导下合理用药是安全且必要的。)  

3.非正规渠道获取涉嫌违法

而要知道在我国,此类药物属于管制药品,正规医疗机构绝不会随意开具,而通过其他非正规渠道获取均属违规违法。一旦被查,轻则行政处罚,重则可能涉嫌犯罪! 

揭开“聪明药”的真面目,看看它到底是“学霸神器”,还是“健康陷阱”!  

如果已经误服,该怎么办?

如果发现孩子或身边人已经服用“聪明药”,千万别拖!  →立即停药:避免进一步伤害。→咨询专业医生:评估是否需要医学干预。  →心理支持:如有情绪或依赖问题,及时寻求专科帮助。  

专业援助资源:→24小时心理援助热线:12356(或0760-88884120)→中山市第三人民院成瘾医学专科门诊:0760-85528987

高考固然重要,但孩子的健康和未来更重要!  

想考好大学真正该做的是什么

与其冒险尝试“捷径”,不如用科学方法提升学习效率:  

保证充足睡眠——睡眠不足,吃什么都补不回来;  

均衡饮食——多吃鱼、坚果、深色蔬菜,给大脑充足营养;  

科学用脑——提高学习效率的各种方法(如番茄工作法、间隔复习等)比熬夜硬扛更有效;  

适当运动——有氧运动(如跑步、打球)让思维更清晰。  

真正的“聪明药”是:健康的生活习惯 + 高效的学习方法 + 持之以恒的努力! 


编辑  周闪雨  二审  陈彦   三审 岳才瑛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中山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山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中山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山网联系。
联系人:陈小姐(电话:0760-8823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