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7日,有“当代小学生心灵成长代言人”之誉的儿童文学作家商晓娜亮相中山书展,以一场充满童真与思考的专题讲座,与现场读者展开了一次关于成长、写作与阅读的面对面交流。讲座中,她回忆了童年的阅读故事,分享创作路上的特别经历,并鼓励孩子们在书香中寻找灵感与快乐。
写作灵感源于生活
讲座中,商晓娜回溯了自己的成长与创作之路。她坦言,自己从小就是“书虫”,家中高大的书柜就是她儿时的精神乐园。日复一日的阅读,不仅让她憧憬成为一名作家,也在心中埋下了写故事的种子。“虽然当时的愿望未能实现,但阅读与写作的种子早已生根发芽。”她笑着说。

成长路上,商晓娜的职业轨迹为她的创作注入了独特视角:曾经担任小学教师的她,在与孩子们的朝夕相处中捕捉到鲜活的素材;而一次偶然整理旧物时,发现的学生时代日记,也成为灵感的宝库。“每一个提问、每一段记录,都是打开灵感大门的钥匙。”她感慨道。

作为小学生心灵成长的“代言人”,商晓娜始终坚持贴近孩子的真实世界。“蹲下来和孩子平视,你会发现他们的世界充满奇妙——一句童言稚语、一次课间游戏,都可能成为故事的起点。”她强调,细致的观察能赋予故事真实感,而适度的想象则能让作品更具趣味性。她的代表作《拇指班长》系列,正是在现实生活的基础上展开了天马行空的幻想,因而深受孩子们喜爱。
从兴趣出发,让阅读成为“悦读”
谈及作品传递的价值,商晓娜表示,她并不刻意赋予作品过多寓意,而是希望通过讲好故事,让孩子在阅读中获得快乐。“只要孩子喜欢读书,养成阅读习惯,作为作者,我的心愿就实现了。”她回忆,常有读者在见面会上带着儿时读过的书请她签名,这种跨越时光的陪伴令她十分感动。

对于阅读习惯的培养,她建议,应让孩子读自己喜欢的书,而不是被动接受推荐书目。“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她鼓励孩子们常去书店和图书馆,通过广泛阅读找到自己的兴趣所在。另外,她指出,写作能力的提升需要长期积累:广泛的阅读兴趣、坚持写日记、细致的生活观察、积极的交流沟通,以及适当发挥想象力,都会成为写作成长的重要助力。
她寄语小读者们,要保持阅读的热情,因为“文字是心灵沟通的桥梁”。无论年龄大小,每个人都能在阅读中找到共鸣与力量。她希望孩子们保持好奇心,广泛涉猎不同类型的书籍,让阅读成为生活的一部分,会发现世界更加宽广、多彩。
编辑 赖彤瑶 二审 陈彦 三审 江泽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