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南区组织师生代表走进市博物馆,开展“行走的思政课”活动
发布时间:2025-09-19 来源:中山南区

侨批作为被列入《世界记忆名录》的遗产,承载着海外华侨抗战时期支援祖国的赤子之心与家国情怀,是研究抗战史与华侨史的珍贵史料。为深切缅怀抗战先烈,传承和弘扬伟大抗战精神与爱国主义精神,9月16日下午,南区街道教育和体育事务中心、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组织各学校师生代表走进中山市博物馆,开展校馆共建“行走的思政课”活动。

参观过程中,大家跟随着讲解员的脚步,端详侨批上斑驳的字迹,聆听背后感人至深的故事,深切感受到血脉相连的家国情怀、顽强不屈的铮铮铁骨和保家卫国的浩然正气。

“抗战记忆——侨批中的家国情怀”主题展分为3个单元。“纸短情长——战前侨批的家园印记”展示战前侨批的历史由来、范畴定义与递送网络,“血泪见证——抗战时期的家书万金”聚焦抗战中的侨批及其承载的民族大义,“家国纽带——战后侨批的历史抉择”展现抗战胜利后侨批承载的新使命。

教师代表余威杰、李亚利、雷晓君分别用粤语、普通话、环城话分享《秘鲁华侨黄佐朝(三才)写给父亲黄东的家书》《1937年美国华侨源修写给弟弟松修的家书》。

“思政小课堂”环节,南区街道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卢华洲现场授课,结合九三阅兵仪式,对同学们提出期望:以抗战先烈为榜样,弘扬“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将“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融入日常学习生活,培养坚韧不拔的意志力。要以“强国有我”的担当,发扬侨乡人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学好科学文化知识,提升综合素质。

下一步,南区街道将以“校馆共建”活动为契机,立足“小眼睛看良都”“侨乡导赏”等品牌活动,积极参与共建单位志愿讲解服务,通过实境式体验构建“看得见”的思政课,多元化教学构建“听得进”的思政课,全域式推进构建“有意思”的思政课,把“最难讲”变成“最精彩”,把“纸上谈”变成“侨乡走”“实践行”,让侨乡学子在实践中得到思想上的洗礼。


编辑 陈家浩  二审 朱晖  三审 陈浩勤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中山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山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中山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山网联系。
联系人:陈小姐(电话:0760-8823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