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发净山护绿!中山这群徒步清洁者,成了五桂山一道美丽风景
发布时间:2025-10-16 来源:中山+

“大家小心脚下,把沟边的湿纸巾都夹起来,这东西难降解,还容易孳生蚊虫!”10月16日上午9时许,位于五桂山街道山野步道上,户外爱好者丁艳(社交账号“小力士”)正带着10位全职妈妈和1名孩子,手持垃圾夹子、垃圾袋沿步道细致整理。在大家的弯腰劳作中,步道更显洁净清爽——这场群众自发组织的山野清洁行动,与五桂山街道全域推进的爱国卫生运动同频共振,成为全民参与“两热”疫情防控的生动实践。

10月16日上午,在五桂山街道山野步道上,几位户外爱好者开始进行山野清洁行动。记者 易承乐 摄

缘起:一份守护之心,点亮长期行动

“2020年第一次来五桂山爬山,洁净的山野让人心旷神怡。后来随着户外休闲越来越受欢迎,看到被随手留下的塑料瓶、纸巾,与周围的自然景致比起来,很不和谐。为了让这份美好一直延续,我便想着从自己做起,用行动守护自然。”谈及发起清洁行动的初衷,丁艳回忆起2023年初和团队成员付玲一起带孩子爬山的经历:为了让孩子感受自然之美、完成作文,她们兴致勃勃地带着孩子出发,可登顶后虽然看到了大美风光,但一些游客留下的垃圾,和眼前的风光形成了鲜明对比。

她们手持垃圾夹子、垃圾袋沿步道清理垃圾。记者 易承乐 摄

“这么美丽的风景,不该有这样的小遗憾。”丁艳坚定了“用小行动护大美好”的想法,“与其期待环境一直洁净,不如主动成为守护的一分子。”

这一想法并非偶然。团队中几位核心成员曾赴香港旅游,当地寸土寸金却始终保持整洁的环境让她们深受触动。全职妈妈付玲从2019年开始爬山,更是早早养成“自带垃圾下山”的习惯,“五桂山是我们的后花园,不应该让这些‘不协调’影响它的美。”丁艳和几位全职妈妈一拍即合,从“随手带垃圾下山”升级为“定期组团清洁”——每周爬山时随手清理,每月专门组织1-2次集中行动,遇到自媒体打卡热潮后,还会主动增加清洁频次。

不少孩子也加入到清理山野行动中来。记者 易承乐 摄

她们的行动,也通过线上线下悄然传递。丁艳在小红书发布“别让垃圾玷污青山之美”的倡议,引用“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的理念,收获网友“inj”等共鸣留言:“净化山林,我每次爬山都会沿途捡几包垃圾下山。”在线下,大家还经常利用周末时间带着孩子一起参与。活动当天,黄梅带着儿子邓子祥一起参与进来。她介绍,平时在小区也会带着孩子一起捡生活垃圾。

现场:弯腰践初心,温暖引共鸣

入秋的中山天气依然炽烈,参与者很快汗湿衣衫。“上山带垃圾不方便,我们都是下山时集中清理,这样既能保证爬山安全,又能高效拾捡。”丁艳一边说着,一边用夹子夹起陡坡处的一个塑料瓶——这个瓶子被遗落在半人高的灌木丛中,稍不注意就会被忽略。

沿途发现不少垃圾。记者 易承乐 摄

“这个瓶子要是装了水,就是蚊子的‘安乐窝’,现在是‘两热’疫情防控关键期,清理这些可能积水的容器,也是为了切断蚊虫孳生的链条。”团队中的妈妈们分工默契:有人负责捡拾路面可见的食品袋、纸巾,有人专门清理隐蔽处的废弃容器,孩子则在家长指导下,将可回收的塑料瓶分类整理,“这些瓶子会交给专门捡废品的阿姨,既环保又不浪费。”丁艳笑着举起手中的袋子,里面已装了大半袋垃圾。

越来越多市民游客加入她们的山野清洁行动。记者 易承乐 摄

途中,几位晨练的市民看到他们的行动,主动停下脚步询问能否加入。“之前看到地上有垃圾,想着不是自己扔的就没管,现在看你们带着孩子捡,觉得挺惭愧的。”一名登山爱好者说,下次爬山他也要带上垃圾袋。

联动:全民齐参与,织密防控网

这场群众自发的清洁行动,正是五桂山街道深化爱国卫生运动的一个缩影。当前“两热”疫情防控关键期,五桂山街道已形成“党员干部带头、群众广泛参与”的全域防控格局:在背街小巷,工作人员与村民一起清运枯枝杂草、清理卫生死角;在校园里,老师带领学生“翻盆倒罐”清除积水,每周开展一次全面灭蚊消杀,通过主题班会普及基孔肯雅热防控知识,以“小手拉大手”带动家庭参与;在社区中,志愿者深入村居张贴宣传单、面对面讲解防蚊知识,让“人人参与、家家行动”的理念深入人心。

不放过步道上任何一处的垃圾。记者 易承乐 摄

“群众自发组织的清洁行动,用最朴实的方式传递了正能量,比任何宣传都更有感染力。”五桂山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得知丁艳团队的行动后,五桂山街道积极支持,从“徒步+爱国卫生运动”的角度引导活动开展,“她们带着孩子用实际行动守护环境,既传递了环保理念,又助力了疫情防控,是全民参与爱国卫生运动的典型。”

装满垃圾的袋子集中堆放在山路口的垃圾收集点,等待环卫人员清运。记者 易承乐 摄

上午12时,清洁行动接近尾声。丁艳和团队成员将装满的垃圾袋集中堆放在山路口的垃圾收集点,等待环卫人员清运。大家虽已累得气喘吁吁,却仍热心地讨论着下次清洁的时间。

“每次看到整洁的步道,就像收拾好自己家一样开心。”丁艳望着远处的青山,眼中满是期待,“希望越来越多人能加入我们,让每一次爬山,都能看到干净的风景,让每一片青山,都能保持自然之美——这既是守护我们热爱的环境,也是守护大家共同的健康!”


编辑 侯海影  二审 朱晖  三审 苏小红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中山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山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中山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山网联系。
联系人:陈小姐(电话:0760-8823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