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评论|“改革热土”再唱“春天故事”
发布时间:2022-12-20 来源:中山+

担当使命凝聚力量,镌刻足印昭示未来。12月19日召开的市委十五届五次全会,是中山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落实省委十三届二次全会决策部署的一次全面动员,为中山加快高质量发展、推进现代化建设指明了路径方向、确立了“施工图”和“任务书”。乘着广东新一轮大改革大开放大发展的东风,中山把握大局大势,抢抓先机主动作为。这片改革开放的热土上,再次唱响“春天的故事”。

近年来,中山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下行压力,转型升级步履维艰。一边是积重难返的历史包袱,一边是光荣与梦想的远征,中山如何越过“艰难的上坡路”,迎向山巅处的无限风光?

面对困难挑战,中山不掩盖,不推诿、不退缩;打开新的局面,中山拒绝闲庭漫步、不温不火。去年10月30日,新任中山市委书记郭文海主持召开“转作风、再出发、开新局”全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研讨会,以“敢问路在何方”的坚定果敢直面问题,把中山新局的起手落子于“转作风”。全市上下踊跃响应市委号召,用信心与斗志、勇气与智慧、心血与汗水,点燃激情燃烧的岁月。一个个灯火通明的夜晚,一个个奔走不息的周末,一个个激情燃烧的工作场景,一个个热火朝天的微信群……萤萤微光汇聚起磅礴力量,厚积成向稳向好势头,点燃中山发展的熊熊烈火!

实体经济、制造业,是城市的“根”和“本”。一年多来,围绕重振工业经济,中山思路愈发清晰、措施愈发坚定:坚持把营商环境改革作为“头号工程”,下放自主审批权,“拿地即动工”成为项目落地新常态;打响低效工业园改造攻坚战,坚持“工改工”为主,累计拆除整理低效工业用地1.3万多亩;全力服务本土企业增资扩产,投入超50亿元推动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理顺招商引资机制,高水平规划建设总面积超27万亩的十大万亩级现代主题产业园,面向全球大招商招大商……从时间到空间,从存量到增量,一系列超常规的打法,让中山制造业的家底有了“压舱石”,宣告一座工业城市“制造业当家”的回归。

为了从根本上破解制约城市发展的土地空间困局,中山把低效工业园改造作为高质量发展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点,作为坚持制造业当家、向存量要空间的“华山一条路”。根据市委全会的部署,中山将在“工改”起步破局的基础上,进一步谋划土地集约节约利用改革,从根本上破解批而未供、供而未用和闲置土地等处置问题。改革向深一寸,困难就多一尺,而突破困难开拓的发展境界,则何止一丈。

翻开这一年中山的大事记,还有一件不能绕过,那就是广东省珠江口东西两岸融合互动发展改革创新实验区的落地。中山不是经济特区,不是计划单列市,没有国家级的改革创新平台,如何争取上级政策支持,走出引领突破式、跨越式发展的“奇兵”,是历届党委政府的心头大事。立足自身优势特点,中山提出创建广东省珠江口东西两岸融合互动发展改革创新实验区,并于今年7月正式落地。依托这一重大平台,中山一切工作所需所急,都可以向上争取突围突破的有利条件。中山全面实施“东承、西接、南联、北融”一体化融合发展大战略,聚焦营商环境、产业、交通、创新、社会治理和公共服务、规划等六个方面,对标学习深圳等先进城市,深化与横琴、前海、南沙等重大国家平台合作,携手共建“黄金内湾”。

对外开放,前提是“对内搞活”。全会提出“积极探索片区统筹发展”,坚决打破行政区划界限,推动产业片区布局,依托十大万亩级现代主题产业园,探索构建若干产业鲜明、集约高效、优势互补的跨镇街经济片区,将“一镇一品”“一镇多品”发展成为“一片一品”“一片多品”。这一战略思维更迭,顺应了区域一体化融合趋势,有利于把中山扁平化的体制优势与镇的特点、村的资源更好地统筹起来,提升镇村发展能级,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大改革大开放,最终要落脚到大发展上。中山的当务之急,就是加快补上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短板。全会提出,要全方位竞标争先,各领域争创一流,力争在2022年打开工作局面的基础上,抢抓先机、乘势而上,努力实现2023年稳中求进、稳中快进。近段时间,全市各级把主要精力用于抓发展,以争的决心、抢的劲头、拼的姿态,奋力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为明年“开门红”打下坚实基础。广大党员干部撸起袖子、迈开步子,从组团出国抢单,到大项目集中开工,从想方设法助企纾困,到提前谋划复工复产……延续一年来用心用情、无私高效服务企业的基调,全会提出,要探索开展“企业吹哨、政府报到”改革,建立对企业诉求快速响应和闭环处理机制。让企业家愿意说、有渠道说、说了不白说,实现拴心留人,这就是经济工作的“纲”。

虽然拼经济突出一个“拼”字,但其内涵依然是科学发展。经济发展有其过程,我们切要把握规律、稳住节奏,不提大而无当的空口号,不要揠苗助长、试图毕其功于一役。对于迫切希望中山早日走出泥沼的广大人民群众而言,也不妨有更大的耐心和定力,坚信最难的时刻已经过去,光明的未来就在前方。转型时期往往脆弱而艰难,这就更需要全市上下同频共振,团结成“一块坚硬的钢铁”。只要坚定不移以改革突破、创新闯路,形成鼓励改革、支持创新的氛围,进一步激发全市上下的蓬勃朝气、昂扬锐气和浩然正气,让每一个人各得其所、各司其职、各展其能,中山一定会走进大改革大开放大发展的春天里!


编辑 蓝运良  二审 陈彦  三审 程明盛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中山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山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中山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山网联系。
联系人:陈小姐(电话:0760-8823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