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 留守儿童,不只困在手机里
发布时间:2023-03-17 来源:光明网

在刚刚结束的全国两会上,留守儿童沉迷手机问题再获关注。在相关的讨论中,一份研究报告被广为传播和讨论:武汉大学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在调研的中部省份中,有9成农村留守儿童长期使用专属手机或者长辈的手机,其中近7成儿童用手机看短视频。该中心的另一份报告更让人忧虑。研究者指出,在经历长期网课后,农村留守儿童沉迷手机问题更加严重,呈“塌陷式”。

留守儿童,被困在短视频中。说实话,这并不是什么新发现,这些报告不过再一次佐证了这一点。只不过,随着短视频快速而猛烈地植入我们的生活圈,留守儿童借由手机沉迷的对象也从游戏移情至短视频。

有多沉迷?在一些媒体的报道中,部分留守儿童“放假回家盯着手机不离手”“甚至在课堂上也玩手机”,老师与学生不得不斗智斗勇,如入校要过安检仪检测,再如安排监管员晚上查寝,但在这场争夺战中,老师和学校屡屡败下阵来。

沉迷手机或者说短视频,当然不是只存在于留守儿童中的问题,可以说是整个社会都面临的挑战。深谙“人性弱点”的算法推荐机制、多元丰富但也极具诱惑的内容、并不尽如人意的防沉迷系统等等,让未成年人甘愿掉入时间黑洞。

留守儿童的成长困境是父母之过,在舆论场中,这种归因一直拥有市场。确实,父母作为家庭经济支柱外出打工、祖辈留守乡村隔代照料,是这种家庭典型的分工模式。这种模式,注定留下监管真空,也无法支撑起哪怕一丝一毫的精细化养育。

但若深究,这种家庭分工模式似又是适应长期城乡结构的无奈选择。换句话说,留守儿童沉迷手机,媒介素养问题背后是家庭教育问题,但绝不只是如此。也因此,针对留守儿童沉迷手机的问题,加强平台防沉迷系统设计、提高未成年人媒介素养等药方,虽然精准对症,但也很难让人保持乐观。

在过去的讨论中,人们忧虑于在他们社会化的初始阶段,长期的亲子分离,让他们暴露在更高的心理健康风险中,并不利于他们性格和德行的养成,以及对社会的正确认知。但眼下,互联网的全面“植入”,正让他们的正常社会化之路更加险象环生。而他们,终将走出生活的乡村,在未来通过就业等与社会发生各种联系。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说,关注留守儿童的手机沉迷问题,是如此紧迫和重要。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中山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山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中山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山网联系。
联系人:陈小姐(电话:0760-8823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