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送爽迎华诞,光影璀璨聚红博。9月30日晚,大涌镇红博城北广场灯火如潮、人流涌动,“古韵香山 光影红博——中山市奋进‘百千万工程’农文旅之夜暨红博城特色夜经济集聚区启动仪式”在此盛大举行。这场文旅盛宴,不仅拉开了大涌镇国庆中秋系列活动的序幕,更以“文化为根、科技为翼、消费为脉”的融合模式,为中山乃至湾区夜间文旅经济注入新动能。
光影绘文脉:以古建筑为幕,重现千年香山韵
当晚19时30分,活动以一场主题光影秀震撼开篇,将“千年香山韵”具象化呈现。红博城极具岭南特色的仿古建筑群化作天然“画布”,动态光束精准投射,在砖瓦飞檐间流转:从香山的商贸繁华、名人风骨,到近现代岭南文化的传承脉络,再到“百千万工程”实施后大涌镇的城乡新貌,一幕幕画面与光影艺术深度交融,宛如一幅流动的“香山文化长卷”。现场观众驻足凝视,不时发出赞叹,文化共鸣在光影变幻中悄然升温,千年文脉的厚重感与感染力直抵人心。
仪式启新程:夜经济集聚区,锚定一城湾区梦
启动仪式上,中山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吴军等领导嘉宾共同触摸装置,一道象征发展与希望的炫光柱缓缓升空,红博城特色夜经济集聚区正式点亮——这一时刻,标志着大涌镇“一城湾区梦”在夜间文旅消费领域迈出关键一步。作为大涌镇深化“文化+产业+旅游”融合的核心载体,该集聚区依托红博城深厚的红木文化底蕴,规划了三大特色场景:古风市集汇聚非遗手作、特色美食,沉浸式演出《岭南梦•荔枝行》常态化上演,非遗体验区提供红木雕刻、隆都民俗互动。未来,这里将成为湾区居民夜间“寻文化、享休闲、促消费”的新地标,进一步激活假日经济潜力,助力中山构建新型文旅消费集聚区。
展演融特色:文化+产业+科技,演绎古今交融的湾区风采
活动现场的多元展演,将“香山韵”的厚重与“湾区梦”的鲜活巧妙结合。火炬歌舞团的开场舞《绽放》气势恢宏,舞姿与光影秀余韵呼应,尽显新时代活力;《童“话”家乡+牛仔服走秀》是大涌“文化+产业”的生动注脚——清澈的岭南童谣承载家乡记忆(香山韵),活力四射的牛仔服饰展现镇域支柱产业特色(湾区产业梦),孩童的纯真演绎更添温情;群舞《彩云追月》《淡妆浓抹总相宜》则以柔美舞步,勾勒岭南月夜的静谧与人文中山的唯美,让“香山韵”在舞姿中流淌。
最具创新感的《与时代共舞》,将“湾区梦”的科技感与时代感拉满:4位歌手倾情献唱,6个机器人与20名舞者协同起舞,科技元素与艺术表达在激昂节奏中交融,生动展现大涌镇紧跟湾区发展步伐、拥抱创新的崭新风貌。最后,红博城原创沉浸式剧目《岭南梦•荔枝行》登场,以荔枝文化为纽带,带观众穿越时空感受岭南风情,为“千年香山韵”再添浓墨重彩的一笔。
科技赋新景:千架无人机升空,书写湾区文旅新答卷
活动尾声,夜幕中的红博城迎来高潮——千架无人机编队缓缓升空,以天为幕、以光为笔,在夜空中精准变幻出“盛世中华”“红博不夜城”“游龙”等图案与字样。当“红博不夜城”的字样点亮夜空时,现场观众纷纷举起手机记录,欢呼声此起彼伏。这场无人机表演,既是现代科技对“千年香山韵”的致敬,更是大涌镇以科技赋能文旅、助力“湾区梦”的生动实践,成为当晚最具记忆点的“湾区夜景符号”。
此次市奋进“百千万工程”农文旅之夜暨红博城特色夜经济集聚区启动仪式,是大涌镇践行“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理念的缩影。未来,大涌镇将继续以文化为根脉、以科技创新为引擎,丰富文旅产品供给,推动“文化大涌”跨越化发展,让“千年香山韵”在新时代持续焕彩,让“一城湾区梦”在高质量发展中加速实现,为中山市奋进“百千万工程”、激发区域经济活力贡献更多“大涌力量”。
◆编辑:陈景蓝◆二审:郑沛锋◆三审:周亚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