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夏天,人工智能热潮持续升温。上海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余温未散,北京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热度正酣,2025AGIC 深圳(国际)通用人工智能大会即将震撼登场!
7月31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明确要大力推进人工智能规模化商业化应用,2025AGIC 深圳(国际)通用人工智能大会暨通用人工智能产业博览会(以下简称“大会”),用8万平方米的展馆、超1000家企业的实战方阵,8月27日至29日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以最鲜活的方式让“人工智能+”具象化!
模驱具身智启未来 人工智能先锋城市“全景展示”
“模驱具身・智启未来”作为本次大会的主题,不是抽象概念的拼接,而是精准锚定了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拐点,人工智能大模型驱动具身智能发展,开启人工智能新时代。以GPT、Gemini、华为昇腾、腾讯混元等为代表的大语言模型(LLM)和多模态模型,已成为新一代AI的“智能大脑”,具备跨领域知识理解、逻辑推理与内容生成能力。当下大模型正从“纯软件”渗透至硬件层,成为机器人、智能终端、工业设备的“核心操作系统”。
深圳正加快建设全球人工智能先锋城市,“硬件之都”的硬核根基与 AI 技术的深度渗透,正是这场建设的核心引擎。深圳拥有从芯片设计到整机量产的全链条能力,华为的传感器、大疆的云台、优必选的机器人关节等“深圳造”硬件,早已不是单纯的机械构件——它们搭载着腾讯混元、华为昇腾等大模型的“智慧内核”,让AI从代码变成能分拣快递、巡检电网、陪护老人的实体能力。从云端的代码到指尖的钢铁,本次大会让您亲眼见证——大模型正为硬件装上“会思考的灵魂”。
头部企业齐聚“国际范”十足 全球AI力量集结
本次大会吸引1000多家品牌企业参展,腾讯、华为、优必选、云天励飞、商汤等龙头企业将现场展示前沿成果,比亚迪将携方程豹、腾势品牌旗舰车型登场,以全新视觉带领玩家沉浸体验比亚迪的前沿创新技术。百度开源文心4.5系列模型集中亮相。涵盖激活参数规模分别为47B和3B的混合专家(MoE)模型(最大的模型总参数量为424B),以及0.3B的稠密参数模型。该系列模型均使用飞桨深度学习框架进行高效训练、推理和部署。在大语言模型的预训练中,模型 FLOPs 利用率(MFU)达到47%。实验结果显示,文心4.5系列模型在多个文本和多模态基准测试中达到 SOTA 水平,在指令遵循、世界知识记忆、视觉理解和多模态推理任务上效果尤为突出。
深圳机器人领域的“八大金刚”和“十三太保”将以集团军姿态席卷会场,带来一场硬核科技的集中展示。从工业协作到家庭服务,从医疗康复到特种作业,全面覆盖机器人应用场景。普渡机器人现场将发布首款全尺寸双足人形机器人,作为完全参照成人体型设计的机器人,秉持“生而为人”的核心设计理念。一方面,它仿人而造,在能力上无限接近于人。另一方面,它为服务于人而生,未来目标是成为真正的具身智能,为人类完成各类泛化任务。
国际阵容同样星光熠熠,20余家日本企业组团参展——RobinX 株式会社的农业机器人现场演示精准播种,ROKAE精机器的协作机器人与工人同台作业,日本华侨华人博士协会更带来人工智能研究会的前沿成果展,从AI医疗到智能无人机,全方位展现技术协同潜力。
展馆沉浸式触碰AI未来 大咖解码产业颠覆逻辑
本次展会将设置安防、金融、制造、医疗等八大行业场景,通用AI、智能传感、AI+场景、智能终端四大主题馆,并特设“AI未来城”体验区。
在医疗场景区,智能诊断系统实时演示影像分析流程;在制造场景区,工业机械臂与大模型协同作业,展现无人工厂的高效运转;智能终端馆则集中亮相搭载 AI 技术的新品,从智能手表到工业控制器,让“终端即 AI 入口”的理念触手可及。“AI 未来城”体验区更是将想象照进现实。观众可沉浸式步入智慧交通场景,通过实时联动的车路协同系统,直观感受 AI 如何优化红绿灯调度;元宇宙教育区里,虚拟教师结合多模态大模型实现个性化教学,让前沿应用不再遥远。这里的每一处体验,都是 AI 重构生活与生产的鲜活样本。
大会期间,具身智能、大模型、人形机器人、智能终端、灵巧手、算力等议题论坛相继举办。14位以上国内外院士拟亲临现场,来自日本、法国、新加坡等20多个国家的行业嘉宾将进行主题演讲或圆桌对话,“东西方AI顶级对话”为大湾区 AI 产业的全球化布局提供“他山之石”。
中国工程院院士朱蓓薇、商汤科技董事长徐立、云天励飞董事长陈宁、优必选创始人周剑等嘉宾将出席全国工商联人工智能委员会第一届第二次全体会议暨2025中国AI领袖创新发展大会,深入探讨人工智能在各产业的创新应用路径,分享 AI 赋能产业升级的成功案例,助力构建人工智能产业生态协同发展的新格局,推动形成 AI 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新态势。
新产品新技术首发首秀 一批创新成果集中发布
大会期间,100项颠覆性AI技术全球首秀,涵盖AI芯片、生成式AI、智能机器人、具身智能、智能终端、灵巧手、AIPC、AI玩具等前沿领域,让参会者率先领略AI 技术的最新突破与创新成果。例如美丽魔方围绕着美丽健康领域开发的人形机器人、按摩机器人、胸部诊断机器人、陪伴机器人等具身机器人矩阵新品将震撼登场。
大会期间,全球首发《中国人工智能产业白皮书》以及《人工智能发展中国特色(大湾区方案)》,从产业发展现状到未来趋势分析,从技术规范到伦理治理,为AI行业树立权威标准,指引行业健康发展方向。
现场还将发布“2025深圳人工智能企业TOP50”、2025十大首席人工智能官(CAIO)、2025人工智能企业等级评定等十大权威榜单,对AI企业、从业者进行全面评估与排名,树立行业标杆,激励企业与个人不断追求卓越。
百场对接+千亿生态 近9000名海外采购商蓄势待发
上届大会促进超100家企业达成战略合作协议,意向合同签约金额突破10亿元人民币,本届大会以“展、谈、签”三位一体的硬核模式,打造全球AI产业落地“第一站”,100场精准商务对接会已筹备就绪!更有100家专精特新企业、100支创业团队与100所高校组队,构建产学研一体的千亿级生态。
大会背靠深圳优势产业,广泛连接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形成了“技术+市场+资本”三重引力场,不仅吸引全国优势资源,而且全球采购商蜂拥而至。据AGIC展览后台登记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来自美国、德国、法国、英国、西班牙、加拿大、瑞士、新加坡、马来西亚、日本、韩国、印度等30余个国家/地区的8876名海外采购商登记参观意向。
部分重点来源国家数据亮眼:印度(1940人)、美国(324人)、日本(323人)、德国(152人)、英国(208人)等,这些采购商覆盖AI芯片、机器人、智能终端等前沿领域,他们期望在大会上寻找合作机遇,建立国际联系,发现新商机,共同推动AI技术的全球进步。
粤港澳大湾区联动 打造全球最具韧性智能产业生态
本次大会展览面积达8万平方米,比上届大会增加近2万平方米,规模空前。粤港澳大湾区城市更加紧密联动,东莞、中山、惠州将组团参会,同时中山和东莞、惠州还将举办2025 AGIC分论坛,推动场景对景以及产品应用落地。
一台具身机器人——它的视觉识别算法来自香港理工大学,关节电机由东莞企业定制,控制系统搭载深圳的大模型,最终在惠州完成整机调试。这是粤港澳大湾区“9+2”城市群AI产业联动的微观缩影,各城市发挥特色优势,催生全球最具韧性的智能产业生态。当全球还在比拼单个企业的技术突破时,这里早已用城市群的合力,定义了人工智能产业的未来形态。
技能“练兵场”工业视觉系统运维员“工匠之星”竞逐荣耀
深圳市第十五届职工技术创新运动会暨 2025年深圳技能大赛——工业视觉系统运维员“工匠之星”职业技能竞赛决赛将在大会期间举办。该竞赛围绕工业视觉系统安装调试、故障诊断、精度优化及典型场景应用等核心能力展开高强度技能比拼,以赛促学、以赛促练,选拔顶尖的工业视觉系统运维技术能手,为深圳“硬件之都”的智能制造升级注入坚实的人才动能,与大会推动AI技术落地见效的务实主题高度契合。
在深圳,“人工智能 + 制造”不是抽象口号,而是无人工厂里机械臂与大模型的实时协同;“人工智能+医疗”不是遥远想象,而是智能诊断系统与临床数据的精准对话;“人工智能 + 城市”不是概念拼图,而是智慧交通里车路协同的毫秒级响应。
本次大会是深圳建设全球人工智能先锋城市的“立体答卷”:它用“八大金刚”“十三太保”的机器人矩阵,证明硬件之都的制造实力如何承载 AI 的“智慧灵魂”;用大湾区9+2城市群的协同案例,展现48小时产业链闭环如何让技术从实验室奔向市场;用100场对接会的签约实效,诠释先锋城市不止于技术突破,更在于让 AI 真正成为普惠民生、激活产业的“源头活水”。
无论你是对人工智能感兴趣的普通市民,还是想对接大湾区产业链的制造商,还是寻觅全球首秀技术的采购商,或是探索AI落地场景的创业者,来2025AGIC 深圳(国际)通用人工智能大会暨通用人工智能产业博览会,你可以看见 AI 最鲜活的模样,能亲手触摸科技的温度,拿到实实在在的订单,这场“可看、可感、可用”的 AI 盛宴,等你来亲身体验“硬件之都”的硬核实力,共赴智能时代的务实之约!
◆编辑:李靖◆二审:冯嘉扬◆三审:赵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