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案例
近期,公司接到一位72岁高龄老人的投诉信,工作人员发现该投诉信内容与涉嫌“代理退保”的投诉信内容大体一致,初步怀疑老人陷入“代理退保”骗局,随即展开深入调查,并邀请老人到公司面谈,通过耐心沟通,老人意识到自己被骗,决定继续持有保单。
随后,公司立即上报监管机构,并全程协助老人报警、向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投诉。经多方努力,成功追回全部被骗款项。为表感激,老人向公司赠送锦旗致谢。
案例分析
近年来,“代理退保”“代理维权”等不法中介乱象层出不穷,甚至有些已形成有组织的黑色产业链和完整的非法利益链,给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和金融市场的安全环境带来严重危害。
本案中,老人通过视频号接触到一个“律所”,对方以退还90%保费为诱饵,将手续费从最初的20%降至10%吸引其上钩。在三名不同“工作人员”轮番诱导下,先后三次转账共计4000元服务费,甚至超过保单正常退保损失。
本案中“代理退保”不法中介手段
利用信息差设局:“代理退保”机构精准瞄准老年群体,利用其对保险条款、现金价值计算规则不熟悉的弱点,夸大退保损失,以“高额退费”为噱头制造虚假承诺,诱使消费者主动上钩。
逐步降低心理防线:通过降低手续费比例、多人分工配合等手段,逐步获取消费者信任,多次诱导转账,最终骗取金额远超正常退保损失,使消费者遭受经济损失。
风险提示
1、谨慎做出退保决定
根据保单条款约定,对于超过犹豫期的退保,保险公司退回保单现金价值,消费者可能会有损失。退保后,消费者不再享有原保单保障,如后续再购买保险产品,将可能因年龄增长导致保费增加,按投保时间重新计算观察期,并有可能根据健康变化情况发生拒保。
2、警惕陌生渠道信息
勿轻信短视频平台、社交软件中“全额退保”“高额退费”等广告,此类信息往往存在欺诈风险。若对保单有疑问,务必通过保险公司官方客服、营业网点等正规渠道咨询。
3、保护个人信息安全
“代理退保”过程中,不法分子可能要求提供身份证、银行卡、保单等敏感信息,存在个人信息泄露、资金被盗刷风险。切勿随意向陌生人透露重要信息,谨防被不法分子利用。
4、合法途径理性维权
如遭遇“代理退保”不法中介,应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并直接与保险机构联系解决纠纷,或通过调解、仲裁、诉讼等合法途径维护自身权益。
守护消费者权益 我们一直在行动
保险是守护生活的“安全网”,保持警惕、理性选择,才能让保障真正发挥作用!
每一面锦旗都是沉甸甸的责任,中国人寿寿险将持续筑牢消保防线,用心守护消费者的“钱袋子”。
◆编辑:吴玉珍◆二审:张耀文◆三审:周亚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