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密度财经频道
天凉了,最想提醒你的不是加衣,而是这件事……
发布时间:2025-10-31 来源:中国人寿中山分公司

霜降养生指南

牢记"三要勤""四要少"

天气逐渐变冷

昼夜温差大,秋燥明显

这时候人体新陈代谢减缓

稍有不慎,就容易感冒生病

因此平时要注意“三要勤”“四要少”

才能安稳入冬,保持好状态⁓

PART 01.

三要勤

1、 勤润燥

建议少吃辣椒等燥热食物,多吃梨、银耳、蜂蜜、百合、萝卜等滋润食材,还可多吃橙黄色蔬菜,比如南瓜、胡萝卜等。

如果秋燥反应比较明显,也可以咨询医生,适当用一些如人参、杏仁、川贝等宣肺化痰、滋阴益气的中药来调理。

晚上睡觉时在屋内放一盆水,增加空气湿度,也能帮助滋润肺气。

2、勤泡脚

天气转凉,坚持每晚用温水泡脚,有助于暖身养肾。如果腿脚容易冰凉,可以加入一些艾叶煮水来泡。

水位建议没过脚踝,水温保持在40℃左右,泡到身体微微出汗就好~

温馨提示:糖尿病人需特别注意水温,泡脚时间也不宜过长,一般20分钟以内刚好。

3、勤通风

秋天也别忘记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清新。早晨或傍晚,可以去空气好的地方散散步,进行几次主动咳嗽,帮助清理呼吸道及肺部的污染物。

尽量避免在马路旁或地下室长时间停留、活动,那些地方空气质量较差,对呼吸系统不太友好。

遇到大风或雾霾天气,尽量减少外出刺激,出门时也应佩戴口罩防护一下。

PART 02.

四要少

1、少露身

天气转凉,冷空气容易刺激皮肤,使人体因着凉而免疫力低下,无力抵抗寒邪,因此要注意三不露,保暖为主。

不露腰:腰部为肾之腑,喜暖怕寒,腰部受凉容易伤肾。且腰部有带脉区,带脉与女性妇科健康有着密切联系,所以女性的腰部保暖不可忽视。

不露背:人体的背部有统领阳气的督脉,保暖不到位容易影响全身气血。

不露腹:腹部肚脐位置皮肤薄弱,屏蔽功能较差,极易受凉,从而影响脾胃、肠道功能。尤其是生理期,更要注意腹部保暖,防止肚脐受寒。

2、少焦躁

入秋后,空气逐渐变的干燥,人的心情也随之起伏不定,很容易产生焦躁的情绪,此时更要注意情绪调节。

心情抑郁不畅时,可以尝试通过按摩脚部的太冲穴缓解,太冲穴又称撒气穴,位于足背侧,第一、第二趾跖骨连接部位中。有助于舒缓情绪,放松心情。

3、少吃鲜

秋季天气转凉,气管炎和哮喘等疾病容易复发,过敏体质的朋友建议少吃海鲜等易引发过敏的食物,多多注意饮食安全。

4、少贪凉

天气渐凉,此时不宜摄入过多寒凉食物,应适当多吃一些温性食物,如龙眼肉、乌鸡等。

睡觉时,记得换下凉席,盖上薄被,以免夜间受凉。肩颈和上肢的保暖也尤为重要,要避免夜风或空调直吹肩颈,以防鼻炎、颈椎病等问题的加重。

以上信息不构成医疗建议,如有身体不适,请及时就医。(资料来源:中国中医、广东中医药)

◆编辑:吴玉珍◆二审:张耀文◆三审:周亚平

文盾校对——用科技,守文字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中山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山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中山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山网联系。
联系人:陈小姐(电话:0760-8823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