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馈“好人好报”是一种精神礼遇 来源:中山日报 2018-02-14 第 8430 期 F2版 发布日期:2018年2月14日
|
||
探索适合中山的志愿服务回馈模式,不但可以增强广大志愿者的自豪感、荣誉感和获得感,而且进一步激发他们投身志愿服务事业的热情,增强做好志愿服务工作的决心和信心,在全社会营造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浓厚氛围,让“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同日益深入人心、发扬光大。 无论寒冬还是酷暑,志愿者的身影在中山总是处处可见。为了回馈中山志愿者们的无私奉献,记者昨日从市志愿者联合会获悉,市文明办、市志愿者联合会日前共筹集253份《南方日报》或《中山日报》,总价值13.6万元,启动“好人好报,暖心回馈”行动,惠及中山253名志愿者。(2月13日《中山日报》) 一个优秀的志愿者所表现出来的友爱、奉献、互助精神,竖起了一道亮丽的城市文明风景线,吸引着更多的人像志愿者一样服务社会,这是“雷锋精神”在新时期的传承和发展。因此,礼遇关爱优秀志愿者,树立起好人有好报的价值导向,可以起到“点燃一盏灯,照亮一大片”的功效。 近年,无论寒冬还是酷暑,志愿者的身影在中山总是处处可见,一大批优秀志愿服务团队和优秀志愿者积极投身公益事业,在博爱文化传播、敬老扶幼、帮孤助残、救灾救助、医疗保健、法律援助、大型公益活动等领域努力作为,塑造了“乐于助人、勤于奉献、敢于担当”的风采。日前,市文明办、市志愿者联合会对2017 年度优秀志愿服务工作者253人,每人赠送一份今年的《南方日报》或《中山日报》,无疑是回馈“好人好报”的特殊礼遇方式,对于志愿者精神层面的激励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事实上,目前,许多地方已启动“优秀志愿者关爱行动”,比如举办表彰晚会,组织优秀志愿者开展看演出、品小吃、进行观览等,这些都是很好的回馈方式。而笔者认为,报纸不仅是一种精神食粮,也是一种值得探索的暖心举措,更是让志愿者从精神层面上获得社会认同和尊重的特殊礼遇方式。通过报纸,志愿者不但可以及时获得新闻资讯,更能及时地了解各项政策以及发生在身边的大事小情,同时也能及时获知哪些地方和人群需要帮助,以扩大志愿服务范围。探索适合中山的志愿服务回馈模式,不但可以增强广大志愿者的自豪感、荣誉感和获得感,而且进一步激发他们投身志愿服务事业的热情,增强做好志愿服务工作的决心和信心,在全社会营造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浓厚氛围,让“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同日益深入人心、发扬光大。 诚然,志愿者服务图的不是金钱上的回报,但提升他们精神上的获得感是非常必要的,对于荣誉的看重正是志愿服务精神的体现。因此,一方面要在社会上树立志愿服务精神,形成崇德向善、无私奉献、助人为乐的社会氛围;另一方面,志愿服务还需要一种精神层面的激励。通过这种激励,可以增强志愿者的荣誉感,让他们感觉自己的努力是值得的,是快乐的,是有价值的。比如举行对优秀志愿者的评选和表彰,向优秀志愿者赠阅报纸、赠送手机流量、发放“星级志愿者证书”等,这都非常有利于志愿服务精神的传播,进而激发全社会更强烈、更广泛的志愿服务热情。 ![]() |
||
|
||
【收藏本文】【打印本页】【关闭窗口】 |
中山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中山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山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中山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山网联系。 联系人:陈小姐(电话:0760-8823827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