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页书香 | 父辈们的奋斗史,在诉说人间值得!
发布时间:2022-04-18

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
——歌德

在第27个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
中山+书香中山频道开启“一页书香”栏目,
每期邀请本城书店,列出店长推荐书单,
与你邂逅书店里的“有趣灵魂”!

推荐书店丨樊登书店
书单主题丨父辈们的奋斗史

央视开年大剧《人世间》在观众的如潮好评中完结。

从20世纪60年代末起,剧中周家三兄妹平凡而曲折的人生,展现出近半个世纪以来中国社会的深刻变迁和人情百态,用小人物为大时代添注脚,以世间人照见人世间百态。

“于人间烟火处,彰显道义和担当;在悲欢离合中,抒写情怀和热望”。

电视剧和原著小说之所以能让观众读者喜爱,是因为人们在作品中看到了自己的生活和人生,引起巨大共情和共鸣。

向文学致敬,向现实主义致敬,向普通劳动者致敬,向一代代踏踏实实、勤勤恳恳的奋斗者致敬,是小说《人世间》的精神内核。作家梁晓声说:“我从未在感情上和劳动大众及他们的生活脱节。”


《路过你生命的每个人》

▲作者:梁晓声   出版社:百花文艺出版社

先生毫不吝啬于对底层生活最直面的描述,平实地刻画出现在生命中的人物形象,以我手写我心,贴近生活,贴近人心,体悟生命,全方位融入自己的真情实感和人文精神。

就像释迦牟尼说所说:“无论你遇见谁,他都是你生命该出现的人,绝非偶然,他一定会教会你一些什么”。

我们在生命里遇到的每一个人,都在有形或无形的交互中刻下独一无二记忆的命运的缘分,于万千碎片中拼凑成我们本身,从而发现自己,做回自己,成为自己。

那些出现在《路过你生命的每个人》中的父亲、母亲、记忆中的邻居,以及工作后的友人,都在提醒我们:

人生每一段走过的路,都是必经之路。每一个路过你生命的人,都值得感谢。路过我们生命的每个人,让我们探知了生活最朴素的本质。

《人间清醒》

▲作者: 梁晓声  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人生最幸运的莫过于遇到一个真正的“师”者,若不是作者的小学语文老师和他四年级的班主任在关键时候拉他一把,或许我们就少了一位优秀的作家。一位罹患癌症的瘦老头(农村下放知识分子),用榨菜,哄着几个辍了学的,励志当伐木工人的捣蛋小孩燃起对知识的渴望,最终各有所成。

所谓积极清醒的人生,无非就是要找到那一种最适合自己的人生方式,一经找到,确定不移,心无旁骛。而心无旁骛,则首先要从眼里删除掉某些吸引人眼球的人生风景……” 这是作者与青年人讨论时说的一段话,他说人生的能动性是有限的,而一个人生来能做好的事就那么几种,甚至只有一种,又怎可肆意浪费自己的精力和信心呢?

“若我患病,就会想,许多人患病的,凭什么我例外?若我生癌,也会想,不少杰出的人都不幸生了癌,凭什么上帝非呵护于我?……若将不顺遂也当成“逆境”去谈,只怕是活的太矫情了呢!”在逆境中保持坚韧,在顺境中保持谦逊,终归是要比怨天尤人好一些的。

《人世间》

▲作者: 梁晓声  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有人说,《人世间》是继《平凡的世界》之后又一部素朴、真诚而包含悲悯之心的作品。

也有人说,梁晓声的文字就像一把手术刀,把中国社会的五脏六腑解剖给你看。还告诉你针对哪个问题,吃些什么药缓解比较好。

梁晓声自己则说:“就是想将近50年来中国社会的发展变化直观地告诉人们。只有从那个年代梳理过来,才能理解中国社会的发展变化。”小说以一座北方城市为背景,讲述中国第一代建筑工人周志刚一家三个孩子的奋斗和选择。

从一个小家庭的角度,看近50年社会发展变迁与个人命运的共振。

包括上山下乡、三线建设、推荐上大学、知青返城、恢复高考、出国潮、下海、走穴、国企改革、工人下岗、个体经营、棚户区改造、反腐倡廉等重大社会动向。

普通城市老百姓在大时代中的悲欢离合、人情世故,梁晓声尽数收于笔下,他说:“了解父母那一代人在那样特殊的时代,怎么走过来,怎么看待利益、友情、亲情的关系,有助于缓解年轻人的现实焦虑,找准人生方向。”


◆中山日报社云媒体中心
◆编辑:高倩荷 
◆二审:张鹏 
◆三审:岳才瑛 
◆素材来源:樊登书店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中山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山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中山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山网联系。
联系人:陈小姐(电话:0760-8823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