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1日,市卫生健康局局长梁卫华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经过多次的专家研究论证、现场调研,市委市政府择优选择了东区长江考场地块作为市人民医院新院区选址。
▲市卫生健康局局长梁卫华
梁卫华表示,市人民医院是我市一所高水平医院,但由于医院位于老城区,且业务用房紧缺,市民就医出行交通不便、停车困难,床位一床难求,也制约了医院的发展。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我市卫生健康事业发展,为解决市民就医需求,今年将市人民医院选址列入到市党代会、政府工作报告。
“对于市委市政府选定了东区核心区域且环境优美的地块给市人民医院,要衷心感谢市委市政府对我市卫生健康事业的重视。”梁卫华表示,市卫生健康局将做好规划设计,融入智能化医院理念,结合新地块周边优美的自然环境,建设一家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的智能化、现代化高水平医院。力争2-3年内,市人民医院新院区建成投入使用。
▲东区长江考场
市人民医院1950年建院,栉风沐雨72年,伴随几栋杨氏大楼的建成使用,经历了几次业务腾飞,医院近20年来维持高态势发展,年门诊量超300万人次,住院9万人次,住院手术6万人次。在省、市两级高水平医院建设专项的支持下,重点专科继续高质量发展,中心化建设和运作日趋完善,目前拥有61个临床专科,16个医技科室,78个专科门诊。
▲市人民医院院长李斌飞
“专科要发展,亚专科和种子科室需要更大的业务用地支持。目前占地面积8.8万平方米,业务用地是医院发展遇到的最大瓶颈。”市人民医院院长李斌飞表示,医院地处城央,是非常有利于医疗力量辐射各镇区和医疗服务公平,然而正因地处城央,倍受旧城建筑格局和交通设计的限制,院区停车位常年短缺、出入口拥堵问题已经成为群众就医最大的槽点。
尽管医院出台各种措施让车位于民,例如通过补贴员工车停院外、让院内车位给患者;开通金鹰广场-人医免费穿梭巴士专线并购买电台交通广播节目时段告知市民;充分利用康怡斜坡辟建停车场等,院内停车位仍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群众需求。
▲市人民医院现址。来源:中山市人民医院
据介绍,市人民医院新院区将按照高起点、高标准的原则,建设为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于一体的高水平三级甲等医院。
李斌飞表示,“一方面,新院区将进一步加强临床医学研究所、心血管病研究所、肿瘤研究所、博士后研究工作站、国家级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的建设,全面提升科研和教学能力;另一方面,建立全市性的医学影像诊断中心、医学检验中心、病理诊断中心、心电诊断中心、手术麻醉中心、消毒供应中心、计算机网络中心和大数据中心、ECMO中心等,实现全市医疗资源的共建共享,全面提升市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李斌飞表示,医院在今年的三甲复审迎评中提出把中山市人民医院建设成为“粤港澳大湾区技术领先,管理一流,极具人文关怀的高水平医疗中心”的愿景。有市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的强力支持,相信取址长江考场建设新院区更能助力医院实现上述愿景,更好地担当技术龙头的使命,为中山500万人民带来更优、更强、更愉悦的健康服务体验。
◆中山日报社编发中心
◆文:记者 周映夏 见习记者 袁婵 通讯员 林茹珠 唐柳青
◆图、视频:记者 王云
◆视频后期:刘建满
◆编辑:汪佳 赖彤瑶
◆二审:魏静文
◆三审:徐小江
◆素材来源:中山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