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外省人,为什么我这么喜欢中山呢?因为超市一双9.9元的人字拖低调奢华有内涵,出去吃饭2元一包的餐巾纸能不买就不买,看似抠抠搜搜、精打细算,往小了说,那是广东人“物尽其用、勤俭节约”的务实作风,往大了说,这是减少能源消耗的重要体现!
本周是全国节能宣传周,“精明”的中山人可做了不少努力:广东唯一入选的全国第二批海绵城市建设示范城市,中国零碳社区范例小榄北区社区福兴新村获华春莹点赞,大洋电机、明阳智慧能源为代表的氢能和风电产业加快发展,博爱医院通过空调、热力等系统的综合改造,每年节省能耗费近400万元,图书馆自习区利用自然采光和单独控制台灯相补充,仅今年上半年的电费支出就同比下降了18%...是的,就是在这么日积月累当中省出了可观的能源总量。
2030实现碳达峰、2060实现碳中和,是中国对全世界的庄严承诺。今年1月,国务院印发的《“十四五”节能减排综合工作方案》中就明确提到,要推动低碳城市、韧性城市、海绵城市、“无废城市”的建设。像海绵一样吞吐雨水、合理利用,拥有像皮筋一样能从极端和突发事件中快速恢复过来的韧性,基于自然、顺应自然、利用自然,绿色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我想,绿色不仅仅是推窗可见的绿,更是生活里点点滴滴的节能之绿。
有人会问:“干嘛?这和我们普通市民有什么关系?影响我每个月的工资吗?”有关系,真影响!说出来你可能不信,这件衣服我穿了10年,省钱;到现在晚上睡觉我依然没开空调,少出虚汗、不得空调病,要知道空调温度每调高1度就可以节能6%--8%,医院、商场、写字楼的温度调高一点,也不至于我每天出门还得多带一件衣服,谁不想拥有一个健康的体魄呢;收发快递,我最爱“瘦身胶带”,包裹不用再五花大绑,拆取起来轻松又省力。讲真,节能这件事儿,真的可以“精打细算”,你觉得呢?
关注骐玮TALK,关注中山+,了解我们的城市更多一点!
◆策划/统筹:谢琼 陈浩勤
◆文案/出镜:杨骐玮
◆拍摄/后期:黄艺杰
◆海报设计:蔡文强
◆编辑:高倩荷
◆二审:张鹏
◆三审:程明盛
◆素材来源:中山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