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发展!中山积极推动非遗与群众生产生活深度融合
发布时间:2022-06-19

6月17日,市文广旅局局长萧亦充、市文广旅局文化遗产科科长 吴荣超、市博物馆馆长吴春宁以及市文化馆副馆长杨宁做客由市直机关工委、市委宣传部主办的《周五民声直播室》节目, 就中山保护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等话题与市民进行互动交流。

据萧亦充介绍,中山积极推动非遗与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深度融合,促进非遗在当代生活中传承发展,不仅加强非遗传承基地、传习所建设,而且实施非遗整体性区域保护以及发动社会实体参与非遗保护传承。


▲龙舟、文船巡游。 (资料图片) 记者 余兆宇 摄

在文化引领方面,中山深挖非遗资源的文化内涵,积极探索创新中山非遗展示传播方式,扩大传播渠道,讲好中山非遗故事,推进非遗项目创新发展,并着力打造非遗特色品牌以及推动非遗参与文化交流合作。

在创新发展方面,中山加快非遗与文化旅游业态深度融合,推动非遗在新时代社会生活中出新出彩,不仅设计打造了非遗文创系列产品,而且推动非遗与文商旅融合。今年,中山更是承办了广东省第三届非遗购物节,并将“非遗购物节”办成“非遗购物月”,每天直播带货、派发惠民消费券双管齐下,让消费者真正得到实惠,提振文旅消费。


▲非遗产品墟市。 (资料图片) 记者 明剑 摄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6月11日至14日,2022“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广东主会场(中山)暨石岐龙舟文化周活动在中山举办,线上线下举行了非遗展演、非遗购物节、非遗产品墟市、非遗图片展等丰富多彩的活动,集中呈现广东非遗保护活化取得的丰硕成果,进一步擦亮了广东“非遗名片”。


◆中山日报社编发中心
◆文:记者 李鑫
◆图:记者 余兆宇 明剑
◆编辑:侯海影
◆二审:曾淑花
◆三审:查九星
◆素材来源:中山日报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中山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山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中山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山网联系。
联系人:陈小姐(电话:0760-8823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