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榜样(103)冯润根:拥有45项国家专利,带着学生“玩”科学
发布时间:2022-10-05 来源:中山+

近日,记者了解到,民众街道新平小学科学科组长冯润根执教36年,因热爱科学从数学教师岗位上转教科学20多年。他通过组建科技兴趣小组,带领学生开展小发明研究,推动新平小学科技教育工作实现了“从无到有”的发展,并带领该校学生在国家级技能发展与技术创新大赛上实现奖牌“零”的突破。他曾获广东省少年儿童发明奖园丁奖、广东省优秀科技辅导员、中山市十佳优秀科技教师、中山市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并入选2022年第二季度“中山好人”名单,个人拥有国家专利45项。


冯润根的科学课堂。记者 冯明旻 摄

以失败经历为动力,成功实现国家级奖牌“零”的突破

“同学们看,这张纸巾是干的还是湿的?”在民众街道新平小学的实验室里,冯润根正在给同学们讲解《纸团不湿的秘密》。每周四、周五的社团活动时间,冯润根总会组织学生开展小发明研究,辅导学生编程、点焊电络铁、切割材料、分析实验数据,新平小学涌现越来越多的“小科学家”。


学生走上讲台,在冯润根的指导下做实验。记者 冯明旻 摄

2021年,在第25届全国发明展览会——“一带一路”暨金砖国家技能发展与技术创新大赛上,冯润根带着学生们过关斩将。“作为一所农村小学,有机会参加比赛,我们都非常高兴。”冯润根说,为了这场比赛,自己经常利用午休时间组织学生训练,抓住智能城市、数据安全、新能源等社会热点问题开展研究和探索。晚上回到家,他仍抓紧时间研究方案、竞赛规程,提炼竞赛关键知识点和技能点,并根据选手的实际情况制订训练计划。最终,新平小学参评的三件作品《书法辅助仪》《一种新型的桥隧安全道路设计》《能节约空间的垂直停车场》分别荣获“发明创业奖项目奖”银奖、铜奖和鼓励奖。

失败是成功之母。回忆起第一次参加省级科技发明类比赛,冯润根感触颇深。“当时送评了五件作品,然而第一次参赛经验不足,并未获奖。但是,在哪里跌倒就在哪里站起来!”冯润根说,失败的经历成为了自己不断前进的动力,一有空,他就待在科学探究室里思考和设计,经常利用晚上时间研究各大比赛现场视频,参阅科技方面的书籍、请教同行等。终于,冯润根和他的学生们在第25届全国发明展览会——“一带一路”暨金砖国家技能发展与技术创新大赛上实现了国家级奖牌“零”的突破。

从生活中发现科学,培养孩子的科学精神

“我们的小发明都是从日常生活获取灵感,并以解决问题为出发点。”冯润根介绍,获银奖的作品《书法辅助仪》的灵感便是源于书法课。“我们发现,学生在上书法课时,容易将墨水弄得满地都是,于是便根据这个问题发明出书法辅助仪。帮助学生轻松完成洗毛笔、加墨水、蘸墨水和换毛笔。”冯润根说,他和学生试验了多种材料来制作辅助仪的包装,后来发现有机玻璃兼具实用与美观,还专门找到了一个加工厂进行加工。“生活中处处有科学,我平时都会带着学生一起观察生活,用小发明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慢慢地,他们对科学越来越感兴趣了。”

“自从我和冯老师一起做科学探究后,我发现科学原来这么神奇!它可以解决我们生活中很多问题,让生活更加简便。”获得中山市第十届“小小科学家”展评活动一等奖的六年级学生梁甜雨说,她从五年级开始加入了科技兴趣小组,跟着冯老师“玩”科学。获得二等奖的六年级学生曹诗敏说,和冯润根一起做实验很有趣,学会了很多发明,“比如内储垃圾袋装置的垃圾桶,让我知道了怎样可以把垃圾桶做得更好。”“我认为冯老师可以用三个词来概括,就是心中有爱、眼里有人、手上有活。”民众街道新平小学副校长汤斌英说。

“现在我们学校成立了一个创客实验室,组织学生到进行编程。”冯润根透露,目前已经制作了两个作品,准备参加今年第26届全国发明奖的比赛,争取在今年的比赛中能够获得一等奖。


编辑 陈家浩  二审 朱晖  三审 徐小江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中山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山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中山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山网联系。
联系人:陈小姐(电话:0760-8823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