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持续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让群众“随时随地随身”享受服务
发布时间:2022-11-20 来源:中山+

11月18日上午,由市直机关工委、市委宣传部主办的《周五民声直播室》节目,邀请了中山市司法局党组书记、局长王跃飞 ,市司法局四级调研员朱建华和市法律援助处主任袁彩环,就我市如何推进公共法律服务建设、推出便民利民措施等话题作介绍。


▲《周五民声直播室》节目。通讯员供图

“去哪里可以快速便捷地找到法律服务,是老百姓最为关心的。”据王跃飞介绍,近年来,市司法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持续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推出系列便民利民措施,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不断提高群众在法治领域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王跃飞表示,市司法局全面推进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12348公共法律服务热线和广东法律服务网三大平台建设工作,整合法律服务资源,建成集法治宣传、人民调解、法律援助、律师服务、公证服务、行政复议六大服务板块为核心的“实体+热线+网络”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实现全业务、全时空、全覆盖,使群众“随时随地随身”享受服务。

公证是公共法律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预防纠纷、维护法治、巩固法律秩序等方面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自公证领域“放管服”改革以来,中山公证机构积极行动,推出各项便民利民措施。对此,朱建华介绍:“针对办证需求较为集中的村居、社区,公证机构以巡回办证、蹲点办证等形式,深入基层开展公证咨询和办证服务;为老、弱、病、残及行动不便的当事人主动提供上门服务,开通绿色通道,简化办证手续等。通过就近办、上门办、马上办、网上办、免费办等方式,不断提升服务质量和水平。”

法律援助是一项扶助贫弱、维护困难群众合法权益的公益事业。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市已经可以提供覆盖城乡、普惠均等的法律援助服务。对此,袁彩环介绍:“从最初只有市法援处单兵作战,到如今实现市、镇、村三级法律援助站点100%全覆盖,极大地方便群众申请法律援助;法律援助经济困难标准从去年的2198元/人/月提高到今年的2514元/人/月,这个标准的金额越高,我们的覆盖面就越大;我们还对75周岁以上老年人和农民工因欠薪、工伤等原因申请法律援助的,免予经济状况审查。”


编辑  王欣琳  二审  周振捷  三审 吴森林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中山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山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中山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山网联系。
联系人:陈小姐(电话:0760-8823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