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因为一位伟人,中山和远在太平洋中心的檀香山渊源深厚。
今年是中山市与檀香山市缔结国际友好城市25周年,日前,两市开展线上“云会面”,也让我们再次走近了那段难忘的历史。
檀香山是美国夏威夷州首府,又叫火奴鲁鲁,这个名字很熟悉吧?因为早期那里盛产檀香木,所以被华人华侨称为檀香山。孙中山先生在13岁时第一次走出国门,投奔在檀香山茂宜岛从事农牧业的大哥孙眉,他在那里开阔了眼界、增长了学识,发出“始见轮舟之奇、沧海之阔,自是有慕西学之心、穷天地之想”的感慨。也正是在檀香山,中山先生创建了中国第一个民主革命团体兴中会,大哥孙眉倾尽所有支持革命。
去过孙中山故居的朋友,一定记得前院的那一棵被郭沫若先生形容为“酸豆一株起卧龙”的酸子树,它正是由孙中山在檀香山普纳荷学校求学时带回的种子亲手栽下的。十几岁的少年,衣裳飘飘,坐在学校的树底下,把酸子当零嘴吃,酸中带甜,揣在口袋里的那一颗带回了家乡,早期中国革命的种子在中山萌芽。
缔结国际友好城市25年来,中山市和檀香山市在经贸、文化、旅游、教育等多个领域开展了丰富多彩且富有成效的交流合作,今年中山市外事局、中山市教育和体育局以及中山市人民对外友好协会,还组织推动中山纪念中学、中山市实验小学、中山市小爱乐青少年交响乐团,与檀香山普纳荷学校开展了为时数月的音乐交流,看到孩子们稚嫩又美好的笑脸,我好像又看见那位束发少年,在动荡的历史洪流中,立下“救国救民”的鸿鹄之志。
孙中山故居门前的酸子树,经历沧桑风雨,依旧枝繁叶茂,就像两座城市的友好事业,硕果长存。
关注骐玮TALK,关注中山+,了解我们的城市更多一点。
编辑 高倩荷 二审 谢琼 三审 吴森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