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5日,火炬开发区召开土地整备和基础设施公益公建项目开发建设干部动员大会。会上,民众街道土地整备和基础设施公益公建项目开发建设领导小组正式成立,火炬开发区、民众街道与各级党员干部签订了土地整备和基础设施公益公建项目开发建设的目标责任状。市委副书记、火炬开发区党工委书记陈文锋出席会议并讲话。
新时代赋予民众街道新使命。深中通道建成通车后,民众街道将在时空上直连前海和南沙,串联起环珠江口100公里“黄金内湾”,102平方公里的深中合作创新区利好覆盖民众街道全域,民众街道正迎来重大机遇。火炬开发区上下正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抢抓历史机遇,全速奔跑、全力冲刺,在民众街道土地整备和基础设施公益公建项目开发建设中披荆斩棘、攻坚克难,倾全区之力,以民众街道为底盘再造新火炬。
当天成立的领导小组下设8个专责小组和17个工作专班,火炬开发区(含民众街道)领导班子成员分片包干、下沉一线,从火炬开发区党工委书记到民众街道各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层层签订27份责任状,明确了民众街道未来一段时间的重要攻坚目标。
▲动员大会现场。图由通讯员提供
只有做好土地文章,才能更好地做好发展文章。会议强调要冲刺土地整备,以最短时间打造最大空间。把民众街道土地整备和全域“九通一平”作为当前一项极其重要的政治任务来抓,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强化上下联动、高度协同。班子成员全员出动、带头冲锋,分片包干、下沉一线。土储部门和经开公司要倒排工期、加速收储。经济部门要以“拿地即动工”的速度优化审批流程。村(社区)要积极配合征地拆迁,做好协调沟通。强化用好用活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红利,敢于向土地碎片化问题“亮剑”。要加强招商前置,以战略眼光布局产业生态。坚定不移强化优质产业同步导入,抢抓全球产业链布局调整窗口期,让土地整备的过程成为项目落地的过程。找准方向招商,引导深圳产业链上下游关联企业就近布局,共同打造产业链专业化协作基地。围绕产业链招商,以上游带下游、以链头带群链,打造新集群。创新手段招商,不断壮大科创母基金和装备母基金规模。大力推动本土优质企业增资扩产,积极引导本土优质企业回流。进一步优化用地报批程序,探索容缺受理机制,尽快推动招引导入项目早投产、早达效。
会议前,陈文锋一行还到幸福大道地下通道施工现场实地调研工程建设进展,详细了解民众街道2023年开展基础设施建设的计划和目标。目前,民众街道正在开展的城市公建项目共有9个,其中,欧普照明选址用地土地整理、欧普配套电缆通道、幸福大道(人民路-2号路)、人民路(1号路-隆丰涌)、锦丰大道(南北大道-上浪北路)等项目已完工;幸福大道二期、幸福大道地下人行通道项目预计于今年12月完工;南北大道(隆丰涌桥-十五顷围内涌桥)、爱民路(沿江路-众安路)计划于明年6月完工。
见习编辑 赖彤瑶 二审 黄廉捷 三审 程明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