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11月,中山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为群众提供咨询服务逾3.6万宗
发布时间:2022-12-16 来源:中山+

12月16日上午,中山市司法局召开中山市公共法律服务专场新闻发布会,通报中山市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情况及2022年中山市公共法律服务的工作成效,并就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的工作设想及普法宣传、人民调解、法律援助、公证服务等方面的工作亮点回答记者提问。


发布会现场。记者 冯明旻 摄

组建277个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

据市司法局四级调研员朱建华介绍,目前,中山已实现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网络平台、热线平台“三台融合”,企业和群众可以通过三种形式获取法律服务。

“当前,我市共有市镇村三级的277个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可为企业、群众面对面提供法律服务。”朱建华介绍说,市司法局统筹组织律师、公证员、司法鉴定人等法律服务人员进驻广东省公共法律服务12348热线和广东法律服务网络平台,通过在线值班为上线群众提供“7×24小时”“全科医生式”的法律咨询服务。此外,市司法局还开发运用“法润中山”微信公众号、“ AI法律顾问”、“中山公证”微信公众号以及“中山行政复议”、“中山智慧公证”小程序等,为群众提供在线法律咨询、公证预约、线上办证等服务。

据了解,2022年1月1日至11月30日,全市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共为群众提供咨询服务36692宗,受理案件18933宗,运用广东省公共法律服务12348热线为群众提供服务64315人次;广东法律服务网网络平台中山市值班人数1636人,咨询服务量21019人次,0—30秒接通率99.18%;通过中山的公证小程序线上办证6227宗。“AI法律顾问”上线以来共为群众提供线上专业法律咨询逾4700人次。

开展各类主题活动1600余场次

据市司法局普法与依法治理科科长侯坤侬介绍,今年以来,市司法局普法与依法治理科开展各类主题活动1600余场次,发放各类宣传资料50余万份,线上线下参与人数406.2万人次。

通过组建中山市“八五”普法讲师团、习近平法治思想宣讲团、中山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宣讲团等方式,围绕习近平法治思想、宪法、民法典、“乡村振兴”“助力工改”“文明条例”、疫情防控等主题,深入各村(社区)、各单位、各厂企、各学校、各场所,开展百场电影下乡、普法讲座、有奖问答、入户宣讲等活动。

在电视、广播、户外LED屏、手机彩铃及各级普法阵地创新开展公益普法宣传。举办第五届国家机关“谁执法谁普法”评议活动、民法典专题线上直播等。其中,评议活动网络直播和宣传页面总访问量超205.7万次;民法典直播共吸引14.5万人次点赞观看。制作《善平先生普法笔记》“八五”普法知多点专题视频,通过学习强国、广东司法行政抖音号、法润中山微信公众号等同步开展宣传。

截至目前,中山已登记在册的村(社区)“法律明白人”1108名,全市有63个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8个“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

推动矛盾纠纷多元化解

据市司法局人民参与和促进法治科副科长吕智勇介绍,近年来,中山市司法局一直坚持多元参与,推动单边作战向协同攻坚深化,不断加强与多部门协调沟通,建立了医调、访调、公调、诉调、复调、援调等联动机制,进一步推动矛盾纠纷多元化解。

在医调对接方面,中山市各镇街均设立医疗纠纷人民调解组织,成立了市医疗纠纷法律顾问专家库,开启了我市专业性医疗纠纷调处的新渠道。其中石岐区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表现出色,共成功调解医疗纠纷129宗。

在访调对接方面,市司法局与市信访局联合印发《中山市开展人民调解参与信访矛盾化解工作方案》,设立“中山市人民群众接待室人民调解工作室”,并在全市各个镇(区)信访接待场所设立人民调解工作室,做到矛盾及时就地化解,利益充分得到维护。

此外,市司法局还与市公安局治安支队积极联动,在各镇街成立“公调对接”工作室,积极推动“公调对接”向基层社区延伸;与市中级人民法院印发《关于进一步完善诉讼与人民调解对接工作的实施方案》,发挥诉讼与人民调解的优势互补,逐步实现各司法所、人民调解委员会与基层法院的全面对接,实现在线申请调解、委派调解、申请司法确认等一站式受理、一站式分流、一站式解纷,以信息化推动诉调对接工作。

2020年1月,各镇街还挂牌成立“行政复议与调解对接工作站”,安排专岗专人,负责排查预警、引导分流、咨询受理、协助案件调查和调解等工作;此外,2020年,市司法局与市法律援助处联合成立“援调对接工作组”,发挥公职律师和法援律师在矛盾纠纷化解中的专业优势,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可供选择的纠纷解决方式,实现有效化解纠纷、案结事了的目标。

为企业提供“一揽子”公证服务

据市公证协会会长、火炬公证处主任陈承凯介绍,今年,中山市公证机构推出“3+4+5”惠企暖企措施,为企业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据数据统计,今年前11个月,全市公证机构共办理涉及企业的公证申请4179宗,服务企业1187家,较好地满足了企业对公证服务的需求与期待。”

今年以来,中山市公证机构不仅为企业减免了三项公证费用,其中包括企业法律咨询费用、电子存证费用和公证书邮寄费,而且还开通了四条绿色通道,包括开通企业“容缺受理”,即在不影响案件受理的情况下,企业申请办证时缺少部分资料,公证处均可进行容缺受理,实行“先受理、后补缺”,让企业人员少跑腿,提高办证效率,此外还包括“急案优办”“一对一”服务、涉外“代办服务”等绿色通道;

为更好地优化营商环境,中山市公证机构推出了五项定制服务,包括预约服务、延时服务、上门服务、全天候全时空服务、“零跑腿”线上存证服务,其中的“零跑腿”线上存证服务,是依托“中山智慧存证”小程序,为企业保全证据提供24小时的信息化支持,企业可以通过登录上述小程序,将数据实时上传,实现即时存证,随时维权。

明年,中山市公证机构将继续为企业制定个性化、“一对一”的公证法律服务方案,为企业提供“一揽子”公证服务。开拓公证服务金融业务,聚焦资金监管服务领域,继续与银行加强沟通,探索“公证提存+资金监管”的新模式,为“带押过户”防控风险等。


编辑 蓝运良  二审 曾淑花  三审 吴森林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中山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山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中山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山网联系。
联系人:陈小姐(电话:0760-8823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