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复、再造、新增红树林!中山多措并举保护“海岸卫士”
发布时间:2022-12-20 来源:中山+

在中山市崖口湿地公园的一处滩涂,一台水上挖掘机伸出长臂开展起垄、整地等作业,10多名身着连体水裤的工人正按照红树林的种植要求和标准,进行放苗、扶正、压实培土等工序。

“这一幕是我们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全会精神的一个缩影。”据中山市自然资源局林业科四级主任科员方伟介绍,19日,市委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山市委关于深入推进绿美中山生态建设的决定》,要求加强红树林保护培育力度,进一步明确了红树林保护的重要意义。

崖口湿地公园:新增160亩红树林

方伟告诉记者,中山近年来十分重视红树林资源的保护修复,从2005年起实施红树林修复工程,红树林面积不断扩大。根据最新的国土三调数据,中山现有红树林面积2500亩,主要分布在翠亨新区、南朗街道、坦洲镇。


挖掘机将湖底的淤泥堆积起来,形成滩涂用来种植红树林。记者 王云 摄

红树林是热带、亚热带海岸带海陆交错区生产能力最高的海洋生态系统之一,在净化海水、防风消浪、固碳储碳、维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享有“海上森林”“海岸卫士”“海洋绿肺”等美誉。站在崖口省级湿地公园一隅,方伟指着面前的一片滩涂介绍:“经过前期调研,我们找到了这片咸淡水交界处的湿地,发现这里比较适宜红树林的生长,计划在此地新增160亩的红树林。”崖口湿地公园红树林修复项目施工单位工作人员丁功桃介绍,施工单位于今年9月份进驻,现已种植了150亩红树林幼苗,预计12月底即可全部完工。

翠亨国家湿地公园:修复现有红树林,再造本土红树林

在翠亨国家湿地公园的红树林保护区域,三五成群的白鹭等鸟类在这里嬉戏觅食,构成了一幅美丽生动的冬日图画。

翠亨国家湿地公园红树林修复项目施工单位工作人员刘松柏介绍,由于病虫害等原因,翠亨国家湿地公园红树林的生态修复任务迫在眉睫。如今,施工单位要修复现有的700多亩红树林,并引入桐花、木榄等品种,再造本土红树林,全面提升红树林生态系统健康水平。


工人将红树林幼苗固定在撑杆上。记者 王云 摄

一处滩涂上,几名工人正将一捆捆竹竿卸下,做红树林种植的前期准备工作。“竹竿可供红树林幼苗依附,起到加固作用。”刘松柏说,施工单位后续将持续关注幼苗的生长情况,发现缺苗会及时补种。

党的二十大提出,要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加快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恢复红树林滩涂是保障我市生态安全和物质多样性的重要手段。记者了解到,根据市自然资源局2021年编制的《中山市红树林保护修复可行性研究及实施规划》,中山到2025年计划营造红树林361亩,修复现有红树林1790亩。方伟表示:“目前已完成修复面积405亩,接下来,我们会加快推进沿海岸线红树林营造修复,科学调查宜林滩涂地块,合理推动现有红树林改造种植本土树种,营造绿美中山生态海岸。”


编辑 蓝运良  二审 陈彦  三审 程明盛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中山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山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中山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山网联系。
联系人:陈小姐(电话:0760-8823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