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虹卧波,深中通道海上非通航孔桥全部箱梁架设完成
发布时间:2023-01-05 来源:中山+

随着最后一片钢箱梁缓缓落下,深中通道的海上非通航孔桥于1月4日完成全部箱梁架设,伶仃洋上呈现长虹卧波景象,标志着距离深中通道项目2024年建成通车又迈进了一大步。


▲运架一体船正提带箱梁进行运输作业。摄影 苏振飞

1月4日20时18分,在伶仃洋大桥西锚碇附近,最后一片110米钢箱梁缓缓落下,稳稳放置在非通航孔桥的桥墩上。随着最后一块“积木”完成搭设,意味着深中通道的海上非通航孔桥全部箱梁架设完成。

此次架设的箱梁为钢箱梁,长110米,宽20米,重1252.6吨,运输和架设均由我国自主研发的运架一体船“天一号”负责实施。“‘天一号’可独立完成取梁、运梁和架梁工作,我们就像‘搭积木’般将一块块箱梁平稳放置桥墩上,有效减少工序转化交接时间,提高箱梁架设的功效和安全性。”“天一号”负责人汪楚杰介绍说,“天一号”是国内首创单体船型结构、全电力推进的海上架梁施工专用起重船,最大起重量3600吨,最大起吊高度64米。同时,结合深中通道箱梁超高、超重、超宽梁体的特点,研制了高适应度的一体式吊具,确保一艘船能架设全线非通航孔桥293片不同类型、规格的箱梁。


▲1月4日晚,运架一体船正架设深中通道非通航孔桥最后一片箱梁。摄影 苏振飞

记者采访了解到,深中通道海域箱梁架设运输线路长、穿越航道多,且取梁、运梁及架梁均需特定潮位方可进行施工,受天气影响大,施工组织协调难度大,安全风险高。“自2021年4月首片箱梁架设以来,我们克服了海上架梁的诸多困难,通过成立专门的架梁小组,倒排工期,并设置了‘一梁九表’的工序要求,确保每位施工人员都明确职责及作业环节,最大程度保证箱梁的安全、顺利、精准架设。”中铁大桥局深中通道项目S07合同段总工程师陈剑波表示,下一步将开展钢箱梁线型调整和环焊、混凝土箱梁湿接缝、路面及附属工程施工。

【小档案】

深中通道海上非通航孔桥

深中通道工程集“桥、岛、隧、水下互通”于一体,全长约24公里,桥梁工程长约17公里,其中海上非通航孔桥长约11.4公里,共需架设钢箱梁138片、混凝土箱梁155片,梁体种类多、吨位重,架设精度要求高。


编辑 曾淑花   二审 魏静文   三审 苏小红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中山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山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中山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山网联系。
联系人:陈小姐(电话:0760-8823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