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来说,节后‘牛皮癣’会多起来,我们都会及时发现、及时处理。”中山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环境卫生管理中心工作人员说,近期,街头“小广告”又开始多了起来。2月14日下午,环卫工人在中山城区体育路一带开展清理工作。
环卫工人正在清理街头“小广告”。记者 黄靖怡 摄
喷上天那水,静待片刻,环卫工人拿起钢丝球对准油漆型“牛皮癣”一通猛刷。“‘牛皮癣’有很多种,有油漆型、贴纸型,还有最近‘新流行’的铝片型。它们通常分布在人流量较多的区域,常见于商铺卷闸门和墙面、公交站牌、灯柱、公共厕所,甚至是道路地面。”名城科技城区作业部业务经理蒋贵标,分管街头“小广告”清理工作多年,在如何清理这些“牛皮癣”上经验丰富。他介绍,不同的“牛皮癣”有不同的处理方式:油漆型一般在卷闸门,处理干净后会补上一层原色;贴纸型和铝片型,采取“一撕、二铲、三清洁”方式,确保作业面干净,不留“残贴”;写在地面的,就用“打磨机”把它一点一点磨掉。
目前,“门前三包”工作正在全面推进,而商铺作为街头“小广告”的主要目标点位,不少店家也会主动清理自家门前“牛皮癣”。蒋贵标表示,在日常清理工作中,他们也会向商家主动宣传清理“牛皮癣”的方法。
据悉,2022年下半年,环卫中心日均清理“牛皮癣”达300多处,目前日均清理量降至200多处。
编辑 蓝运良 二审 朱晖 三审 陈浩勤